近日,娄底市食品安全“护老行动”暨中心城区食用油专项治理新闻发布会举行。市食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永平,市食安办常务副主任、市食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易清贤分别发布了今年以来全市食品安全“护老行动”开展情况以及娄底中心城区食用油专项治理开展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果,并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近年来,部分不法经营者以中老年人为对象,利用网络、会议营销、电视购物、直销、电话营销等形式虚假宣传销售食品、保健食品,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权益。为此,娄底市食药监局立足实际,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整治违规营销食品、宣传保健食品功效、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的专项行动。
截至目前,全市已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422件,已结案387件,总货值金额218.8万元。与公安联合办案15件,抓获嫌疑人60人,责令27家会销场所进行停业整顿,驱散非法食品、保健食品营销会议61场(次),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我局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媒体传播途径上专门开设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专栏,通过派发宣传手册、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向广大中老年朋友科普保健食品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对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发布会现场,曾永平还提醒广大消费者: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具有治疗作用,需谨慎购买;购买保健食品要看清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购买保健食品要到有门店且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单位购买,不要到产品推销会、食品讲座会、养生保健会议上购买保健食品;不要为了领取一些小的纪念品,而陷入购买保健食品的盲区。
据统计,今年以来,娄底市食药监部门共开展“以案说法”系列宣讲活动60余场次、食品安全典型案例巡回展30余场次,制作宣版报300多块,接受群众咨询近2万人次,教育群众5万余人次,努力营造出全社会关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探索创新 全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快推动中心城区食用油“放心工程”,今年以来,娄底市食药监局先后出台《娄底市食用油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娄底市中心城区食用油“放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等方案,明确了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实现“五个百分百”目标。同时制定了食用油生产加工、销售、餐饮使用单位监管工作业务指导意见等制度,为食用油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坚持试点先行,积极探索出一系列监管新模式。通过市、区、街道(乡镇)三级联动,前期选取黄泥塘办事处为先行试点单位,经过摸索实践,打造出了小餐饮规范使用食用油一条街,建立了宣传教育、信息公示、索票索证、台帐管理、稽查执法等方面一系列日常监管新机制;食用油生产环节“火炼猪油”加工点推行前店后厂模式,通过整体搬迁、扩大经营等方式,参照小餐饮加工的流程,将加工场所设置为清洗、火炼、冷却、灌装等环节予以分区;在流通销售环节推行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食用油“分区销售、分类单列”模式;在餐饮使用环节推行“一点一帐一物一公示”制,即定点采购、进销台帐、食用油实物展示和食用油使用信息公示牌,做到来源可溯、台帐可查、实物可见、信息可看。目前284家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已全部使用非转基因食用油。
在宣传引导上,娄底市食药监局以街道(乡镇)办事处为单位,结合大型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宣传展板、宣传车辆等形式滚动宣传;组织辖区内食用油小作坊、“火炼猪肉”加工点、餐饮店、超市和农贸市场食用油经营者开展业务培训班,签订“一状一书”即“食用油提质升级责任状”和“食用油信息公示协议书”,有效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管理水平;组织成立食用油行业协会,引导行业协会制定规范制度和自律公约,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同时利用“互联网+区块链技术”技术,引入第三方平台,把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的食用油全部纳入信用验证平台,构建“溯源+诚信”双体系和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体系,建立行业社会诚信体系,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不仅如此,此次专项治理行动监管要求更加严格,打击力度不断强化。充分利用行刑衔接机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检查无标签标识、来源不明、进货价格明显偏低和无检验合格证明的食用油,严厉打击“地沟油”和“三无”产品、过期变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食用油违法行为,确保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从市民消费反映和监管部门掌握的情况来看,中心城区的食用油质量安全整体可控,食用油“放心工程”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下阶段,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坚持“四个最严”要求,持之以恒抓好食用油“放心工程”三年行动,推动食用油生产经营全面提质升级,切实保障食用油公共消费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粮油机械_粮油机械设备_粮油机械厂家_粮油加工设备_油脂机械_油脂机械设备_环球粮机网【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