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县种植近一万亩张杂谷,目前长势喜人,穗重及灌浆情况较2014年要好,亩产预计可达500公斤、纯收入能达1000元。”和硕县晟合张杂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学亮说。
“张杂谷”是张家口市农科院选育的杂交谷子品种,高产、节水、耐瘠、耐旱,已先后在我国多地试种成功。在张家口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支持下,和硕县推广“张杂谷”以来,从试种60亩开始,到目前的万亩良田,亩产不断攀升。目前,已经实施全程机械化操作,全部订单种植,实现了亩产、面积、机械化程度、种植模式的多层次、全方位跨越。
2015年,和硕县“张杂谷”种植面积达10000亩左右,并带动北疆及周边县城种植近万亩,“张杂谷”已成为继“两红一白”当地特色种植后的又一大主导产业。
和硕县农业局长陈培其算了一笔账:“张杂谷”亩纯收入至少800元;而棉花除去人工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等,平均亩收入375元左右。
2014年,经过张家口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协调,晟合张杂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无偿得到了和硕县政府划拨的25亩土地,投资建成了年产15000吨的小米加工厂,当年产出712吨谷子,加工447吨小米,通过礼盒、散装等形式进行销售,总计销售金额达450万元以上。
和硕县委副书记、张家口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胡荣说:“和硕县从张家口引进了‘张杂谷’3号、5号、6号、8号、10号和常规种‘8311’等6个品种进行试验。‘张杂谷’被誉为旱地农业增收的‘金米粒’,目前‘晟合牌天山小米’商标已经成功申请,正积极争取QS认证。”
“张杂谷”的推广浸透了张家口两批援疆人的心血,承载着张家口人对和硕人的深情厚谊——2015年4月,张家口市农科院和河北巡天种业免费提供示范品种,并派出两名科技人员,和硕县人民政府投资10万元,建立50亩县级“张杂谷”推广示范基地。
张家口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张杂谷”种植推广为切入点,又积极探索了饲草种植和规模化养殖项目,同时充分利用“张杂谷”秸秆作为优质饲草的特点,大力开发以“张杂谷”为龙头的多元生态农牧业,并初步获得成功。
更多粮食机械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