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县小麦自生麦苗面积小,在2万亩左右,因8月份我县降雨严重偏少,持续干旱,北部山区基本没有自生麦苗,南部山区自生麦苗长势弱,田间植株密度小,植株小,只有杨河中梁小麦自生麦苗较多,长势好,目前进入分蘖期,平均田间植株密度19.5株/平方尺。
全县小麦条锈病菌越夏面积小,在2000亩左右,平均病田率10%,平均病株率6.2%,越夏区域集中在温泉东梁、杨河中梁、沿安、龙台三羊坪、滩歌柳坪、榆盘关儿等高海拔的阴湿山区,越夏最低海拔1682米。
原因分析:一是武山县对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县植保站积极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示范,各乡镇组织群众进行群防群治,防治成效显著,有效的降低了越夏菌源。二是据县气象局测报,8月份全县气温偏高0.9度,降水平均31.1毫米,偏低59%,高温干旱的气象条件导致自生麦苗出苗推迟,长势弱,不利于条锈病菌越夏,同时高温干旱也不利于小麦条锈病菌越夏。三是大力推广高效的西梁两年三熟种植模式,小麦地被合理利用,小麦自生麦苗面积逐年减少。
更多粮食机械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