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预计减少7成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轿子山镇龙兴村。在村级道路两旁,远远望去成片的水稻呈金黄色。“如果天气好的话,近一个星期就可以收割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在龙兴村种粮大户王德利家的稻田里,记者看到大片稻谷颗粒干瘪,稻穗颈部呈褐色,上面还有一些灰色的霉层,但是整株稻谷的下部叶子却很茂盛。今年,王德利家种了20多亩稻谷,基本上全部出现这种情况。“不算人工,光种子、化肥就投入了近万元。”王德利称,今年水稻产量预计不及去年1/3,“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
村民李用贵家种的2亩稻谷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一株稻谷上可能就几粒好的,其它全是空壳。”李用贵说,往年2亩稻谷可收3000多斤,今年500斤都难说。
龙兴村支书李用富介绍,村里的2600多亩水稻,无一幸免,基本上全部出现了减产甚至绝收现象,产量较往年预计减少七成。
“这么大面积的减产,往年没有出现过。”村民对此十分困惑。他们表示,今年并未出现严重的旱涝灾害,也没有发生病虫害。因此,有村民猜测,可能是种子出现了问题。
记者了解到,他们选用的水稻种子有“宜香1577”、“宜香3003”等多个品种,且购买的商家也都不同。
极端气候导致减产
“这种现象今年在轿子山镇很多村寨都出现了。”轿子山镇农业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出现水稻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可能是因低温、多雨的气候所致。
上述负责人称,8月份正值水稻孕穗、抽穗、灌浆期,据农业气象情报显示,今年8月份西秀区平均气温与历史同期相比偏低,降雨量较历史同期相比偏多73%,这种极端气候一定程度上对水稻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对于村民提出的水稻种子出现问题的说法,这名负责人表示“可能性很小”。他说,同一系列品种的种子出现这种问题可以理解,但如果是不同的种子、不同地区均出现这种现象,那就不能说是种子的问题了。
记者随后联系了西秀区农业局,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并未接到类似情况的反映,只是在杨武乡、旧州镇等地的部分水稻出现病虫害的现象。
据了解,出现这一现象后,轿子山政府高度重视,目前已对全镇水稻受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正组织有关专家对受灾原因进行核查。
轿子山镇农业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表示,西秀区已为全区水稻购买了农业保险,目前正协调保险公司到现场协商赔付的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