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今年我市夏种工作于6月23日前便大头着地。
6月底,我市出现两次强降雨过程,推迟了部分夏播作物的播期,但也解除了前期旱情,为秋季农作物出苗和苗期生长奠定了墒情基础。进入7月份以后,雨水分布适合玉米大豆的生长,也没有发生高温热害天气。整个生育期病虫害中等偏轻发生。目前土壤墒情良好,秋季作物已进入营养生长期。
据农业专家介绍,根据大量的试验,淮北地区夏玉米的灌浆期为55-60天,千粒重达到最大值。专家建议,玉米要适时晚收,待玉米苞叶变干、蓬松、呈白色,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时收割,一般应在9月底10月初收获。另外,专家也提醒,夏秋季节是各类病虫的爆发期,秋季作物田管的关键是病虫害防治。夏玉米要重点防治蚜虫和螟虫,夏大豆要重点防治食心虫、大豆蛴螬和青虫等病虫害。若遇田间涝渍,应及时清沟沥水排除涝渍,减轻涝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