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粮食烘干机可以分为五个工作段,即储粮段、烘干段、缓苏段、冷却段和卸粮段。
储粮段的一侧有一个透明小窗户,叫做观察窗,可以观察塔内粮食的位置。烘干段是烘干粮食的主要过程,主要是以热风为干燥介质对粮食加热和除水,把粮食水分降低到一定的程度,使之有利于贮藏并保证品质。
塔式粮食烘干机内部主要由层层交错排列的五角形通风角状管组成,用户能从外面看到的这些角状管是排气角状管,这七个向外凸出的长方形内部排列的是进气角状管。热风机提供的热风由进气角状管进入粮堆,在穿过粮层的同时带走粮食蒸发的水汽,经排气角状管排放到大气中。
在干燥段内,由于粮食自重,自上而下流动,热风由进气角状管进入,朝上或朝下方向穿过粮层,热风与粮流既有同向流动又有逆向流动,故称为混流。热风在穿过粮层时,与粮粒间进行湿热传递,热风将热量转给粮粒,使之温度升高,粮粒受热升温,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干燥介质携带着水汽变成废气经排气角状管排出。在这个过程中,粮食温度升得越高,水分就蒸发得越快。为保证粮食的品质,即加工性和食用性,干燥段内粮食温升和干燥时间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其原则是既要降低粮食的水分,又不能损害粮食的品质。
在烘干段内没有布置通风角状管的部位为缓苏段,塔式粮食烘干机烘干的热粮向下流动到缓苏段,缓苏段内不通热风,其主要作用是减缓在干燥过程中粮粒内形成的应力,促进谷粒内部水分逐渐向外移动,使粮粒表面和内部的水分趋于平衡。缓苏工艺实施既有利于下一阶段的干燥,又能确保烘后粮的品质,但它不能用于油料作物。
烘后粮食的温度很高,需要冷却后才能入仓储存。粮食烘干机设有冷却段,冷风机负责向冷风段内提供冷空气,采用逆流冷却方式对烘后粮进行降温。在冷却过程中,冷空气先接触下部的低温粮食,在向上运行的同时吸收粮食中的热量,冷空气温度逐渐升高,这样可避免冷风与上层热粮接触时粮食的急剧冷却,逆流冷却既可以提高冷却段的冷却效果,还可以保护粮食的品质不受影响。
经过冷却段,粮温从上至下逐渐降低。当塔内粮温冷却到比环境温度高4——8摄氏度以内后,粮食由排粮段排出,入仓储存。当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粮温控制在0摄氏度即可。在生产中可通过检测冷却废气的温度来判断粮食的冷却程度。
卸粮段包括卸料口、循环输送机、观察孔和排粮装置。粮食烘干机观察孔主要用来观看塔内粮食的排放情况。常用的排粮装置分为栅板式和六叶轮式两种结构。栅板式排粮机构由漏粮斗、排粮栅板、曲柄连杆等部件组成,正常不排粮时排粮栅板挡在漏斗下方,需要排粮时,在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带动固定排粮栅板的板框作往复运动,使排粮栅板与漏粮斗时而分开,时而重合,用于控制排粮速度。
六叶轮式排粮装置由漏粮斗、六叶轮和调速电机等组成,六叶轮挡在漏粮斗处,需要排粮时,调速电机带动六叶轮旋转,粮食顺势而下,六叶轮的转速控制着排粮的速度。从排粮装置下来的粮食通过卸料口流到循环输送机上。循环输送机除了输送粮食之外,还可以通过反向输送,将经过一次干燥并未达到安全水分的粮食,再重新送回提升机进料口,进而对粮食进行再次装塔干燥,干燥循环次数由粮食水分高低而定,此时烘干机进入循环式干燥状态。
粮食烘干机工作原理:
小型粮食烘干机生产线是针对粮食烘干的特点,将顺流干燥、分段差别缓苏和横流冷却形式充分结合而成的新型连续式粮食烘干技术。特点是:针对稻谷内部温度和水分分布,交错采用顺流烘干和差别缓苏,低温大风量均匀干燥,中间设计短缓苏段,使粮粒内外进行合理的湿热平衡,粮食烘干后水分均匀,减少粮食爆腰率,保证烘后品质,同时提高干燥效率。下部设置长缓苏段使粮食缓苏与干燥时间有合适的比例,进一步保证烘干后粮食品质。优点是:不论产量如何变化,烘干机均可设计为单台,占地面积小,附属设备少;不增加操作人员数量;露天生产,不需罩棚。因此:产量越大,系统投资总费用与循环式烘干机相比越低,效率高的优势越明显。
小型粮食烘干机工作全方位热风通透设计,拥有宽阔的干燥面积,通过恒温通风装置,自动快速的调温方式,热风间接加热使谷物无任何污染,确保每一粒谷物干燥均匀,色泽、气味具佳,具有品质出众的干燥效果。
粮食烘干机性能特点:
1: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无需辅助设备,便于输送和移动。
2:以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采用循环烘干工艺,谷物受热降水均匀、充分、烘干 后品质好。
3:烘干机以煤、稻壳或秸杆作燃料,经过燃烧和换热转换为干净热空气,对被 烘干谷物无污染。
4:投资小,使用费用低,可自动控制工作过程,自动停机,操作简单省力,符合中小型农场及农户的需要。
5:配备有自动在线测温,测湿装置,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干燥均匀度好。
6:清扫方便、彻底,不会混种,特别适合干燥谷物种子。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