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粮食市场之粮食干燥机分析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8-03 09:21:46
一、粮食干燥的意义
刚收获的粮食,含水率较高,不易储藏。由于我国有些地方,缺少粮食干燥设备,因而造成粮食霉烂损失相当严重。据农业部门统计,在一般年景,我国粮食因霉烂损失达50亿公斤,严重的年景损失还要多。如1977年,华北地区麦收期遇到阴雨天气,北京损失小麦5000万公斤;山西晋中地区60%以上的小麦发生霉变,个别县粮食损失达90%。广东省常年情况下,粮食因霉烂损失约2—5亿公斤,严重时达5亿公斤。另外,东北地区麦收时期平均每三年就有一年是雨季,因此,特别需要粮食干燥设备,以保证丰产丰收,达到安全储藏。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大约有4.6亿吨,假定每年获的粮食有20%属高水分粮食,需要干燥降低水分,则全国就有8000多万吨粮食需要干燥,实际远不止这个数字。由于我国地处北温带,主要产粮区生产秋季粮食作物,每年收获期正处于气温高、降水多的夏季和气温低、温度大的秋季,收获的粮食含水量普遍较高,一般玉米水份达28%—30%,有时竟高达35%——40%。每年国家收购入库的高水分粮约2500万吨,而现有的粮食干燥机的处理能力最多只有1000万吨。其余一半多是依靠通风晾晒等自然办法进行干燥,花费的物力和财力比机械干燥还多。因此,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机械化农业将逐步代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粮食干燥机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粮食干燥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50年代中期,我国东北垦区就引进了苏联的库兹巴斯移动式干燥机。后来也陆续从意大利、美国等引进各种干燥机。80年代初我国仿贝立克930型干燥机研制成北大荒5HT型干燥机。此后,我们吸收引进技术的特点,结合农场产地的实际情况,开始在黑龙江垦区发展“产地粮食干燥工厂化”。近年来,已建军成“粮食干燥处理中心”100多家,日处理量200吨至1000吨,可降水份5%,并可完成卸粮、初清、干燥、缓苏、复清、贮存、输送等作业。
虽然,我国目前生产粮食干燥机的工厂达数十家,但从量和性能方面看,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广大农村仍多采用人工晾晒方法使粮食干燥,干燥机械化水平还很低。
三、粮食干燥机的分类
我国现在使用的粮食干燥机按其结构及原理来分主要有:
1、 塔式干燥机。塔体采用砖钢混合结构,处理量大,主要用于玉米、小麦的干燥。
2、 滚筒式干燥机。干燥段和筒体为钢筒,缓苏、冷却段为砖混结构,主要用于水稻、小麦的干燥。
3、 流化床干燥机。结构简单,主要用于水稻、小麦和油菜籽的干燥。
4、 网柱式干燥机。粮食在双层网状板间流动,形成的粮柱与干燥介质成错流运动。它适用于玉米、小麦、小稻的干燥。
5、 顺逆流干燥机。粮食与热风同方向运动,干燥均匀,热效率较高,冷风与粮食反方向运动,干燥后粮食品质好。
6、 蒸汽干燥机。它是利用一定压力的蒸汽,通过换热器间接干燥粮食。
7、 顺流式干燥机。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干燥机,它可以使用较高的风温而不降低品质
8、 循环式干燥机。属批式干燥机,湿粮喂入干燥机后,在机内循环同时受热风的作用使水分蒸发,达到要求的终水分后,停机卸粮。
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