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10年,粮食通过加工增值30%左右,深加工比例提高到15%左右。据专家测算,我国稻谷消费总量约18000万吨,日处理稻谷100吨以上的碾米企业加工比例提高12个百分点,相当于加工市场扩大2000多万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市场对高端粮油机械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再加上近几年,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粮油机械市场的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这些都给国内粮机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产粮大省的粮机集群
中国的粮机制造从建国初期仅能生产简单的输送机械,发展到现在已包括从粮油作物收获后干燥、清理、储运、初加工等方面,如稻谷、小麦(2744,-7.00,-0.25%)、油脂、饲料、食品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的粮机制造产业;从主机、辅助设备、专用配件到成套大米、面粉、油脂、饲料大中小型生产线,以及全套自动化电器控制系统。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粮食行业飞速发展的10年,带动了粮机行业的迅速崛起。同时,国外的粮机生产商也纷纷进入中国,或投资建厂,或开设办事机构。这也为国内粮机厂家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大好契机。
我国粮机产业经过40多年,特别是近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已有了良好的基础,并形成了一批骨干集团粮机制造企业(如正昌集团、牧羊集团、中禾公司、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湘粮公司),并且这些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已享有很好的声誉。
随着消费者对粮食及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粮食加工设备的自动化和粮食加工过程的精细化,促使粮食加工机械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专业化越来越强,粮机生产需要相当强的协作配套能力,国内一般的机械制造企业难以涉足。
其中,中国色选机发展迅猛,特别是在大米加工方面正式进入快速成长期,国内生产厂家也越来越多,品种规格也越来越丰富,功能也越来越多,从最早的小通道机型发展成大通道机型,由原来的单选功能发展成同时选。“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色选市场出现的品牌或制造商已有20多家,大多集中在安徽合肥市。”一位色选机业内人士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据了解,中国的粮机企业主要集中在农业大省及发达的地区,如江苏、浙江、河南、山东等省份。
江苏可称是中国粮机制造主要产地,而无锡可谓是中国粮机生产的中心城市。始建于1956年的无锡粮食机械厂是中国粮机工业的摇篮,最初是由立成机器厂、协光铁工厂、建新机器厂等12个小型食品机械厂合营而来。
1994年与国际著名的跨国集团——瑞士布勒国际有限公司携手组建了无锡布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资多年来,该公司所创利税快速增长。
由于粮机产业聚集区的制造发达,从而带动当地粮油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用较低的生产成本,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技术指标。换言之,这些省份的粮油加工工艺技术成为中国粮油加工技术改造的示范,这主要归功于实力雄厚的粮机企业做后盾。
近年来,湖北的安陆粮油机械产业有了飞速的发展,该地企业改制后技术更新、产业升级、产品开发等效能的快速飞跃发展,核心企业产品能够与日本的“佐竹”、瑞士的“布勒”等国际知名大品牌相媲美。
安陆粮油机械产业具有集群的特征,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对安陆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现在,安陆粮机产品已拓展到辗米、榨油、面粉、仓储运输、膨化、脱粒6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科技含量处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