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地夏粮收割如火如荼,夏粮收购也将全面展开。日前,记者走进新余渝水区罗坊镇民钰农民专业合作社东边粮管所粮食烘干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满载稻谷的汽车整齐地排列在粮食烘干机前等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将成袋的稻谷拆开倒入机器中进行烘干。
“这是我们合作社投资600多万自主建设的粮食烘干基地,也是我们在新余渝水区打造的第一个粮食烘干‘样板基地’。有了它,罗坊镇7万多亩粮田再也不用为‘晒粮难’担心了。”新余市民钰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胡海根告诉笔者,目前合作社拥有全市最大的水稻烘干基地两个,分别位于罗坊粮管所和东边粮管所,粮食日烘干量可达80万斤。而投资兴建粮食烘干基地的目的,主要是搭建粮食烘干平台,让农民不再为晒粮犯愁,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每到夏秋粮食收获季节,由于晾晒场地缺乏,乡村公路就成了晾晒的主战场,不仅不卫生还影响交通安全。谈起“晒粮”问题,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该区罗坊镇农民胡忠明感触颇深。“前些年,我联系经纪人收粮,但人家嫌我粮食水分高,不是不收就是压价,我也想晒,可没地方啊!在马路上晒,影响交通,粮食也容易被压碎,心疼啊!”和胡忠明一样,许多农户也曾经面临同样的难题。由于人工翻晒缺少晾晒场地,大部分晒在公路上,容易受汽车碾压、风吹、雨淋,粮食损失大约在2-3%左右,且易受二次污染。而且粮食晒在马路上,车来车往,人工翻晒不安全,极易造成车祸事故发生。
为解决农民粮食丰收后晒粮难的问题,新余渝水区积极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增粮食烘干设备,使晒粮由自然晒干向机械烘干转变,让烘干机逐步代替晒谷场解决农民晒粮无地的问题。该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在稻谷的烘干服务方面,全区在去年装机11套机组的基础上,新增20套机组,民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罗坊镇粮食主产区装机的16套机组,极大方便了当地农民群众对稻谷烘干的需求。
胡海根表示,合作社下一步将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为农民群众提供保姆式和菜单式服务,不断拓宽领域,将农民从传统的耕种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农民享受省钱、省力、省心的轻松种田生活。
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