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开始,蒲县县委、县政府把马铃薯产业化种植作为产业转型、扶贫攻坚的重点项目之一,在红道乡、山中乡、古县乡、蒲城镇等农业乡镇建立“十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以商品薯价格向薯农提供种薯,对连片种植土豆的农民,每亩补助300元,通过实行“公司+农户”的订单收购模式,使销路不成问题,这让李中秋乐开了花。敢想敢干的李中秋从村委会承包了大片荒山,并整合了家中的撂荒地,复垦出180亩的连片土地,一半用于种马铃薯。
“为了让薯农真正得到实惠,我们农资中心加大种薯繁育和推广力度,为全县种植户提供足量的优质种薯,通过订单生产方式,与农户签订繁育合同,按照约定价格和标准对薯农的种薯进行统一收购,在种植管理过程中,还免费为繁育户提供技术服务,保证种薯质量。”该县农资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更好地服务马铃薯种植户,该县专门建立马铃薯产业高新示范园,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今年先后引进冀张薯8号、青薯9号、晋薯16号等8个新品种进行试种,开展生物有机肥实验、早熟晚熟引种实验、农药实验等7大项目,筛选适宜山区高海拔气候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向薯农推广。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马铃薯三级种薯繁育体系,加快脱毒薯推广力度。仅今年就发放种薯85万斤,生产脱毒苗40万株。
在解决当地马铃薯销售问题上,该县一方面帮助当地龙头企业昕源薯业改造升级工艺流程,一方面县农资中心投资650余万元,引入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水线,进行有机特色马铃薯的生产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现在我们正在积极申请省农业厅‘一县一业’项目资金,今年新建两座马铃薯储藏库,2016年竣工后,全县马铃薯储藏库将达到4所,可储存种薯及商品薯900余万斤,不仅能大大缓解马铃薯储藏难题,还能实现马铃薯的反季节销售,为薯农增加收入创造条件。”该县农委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该县已培育马铃薯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10座,专业大户50余户,马铃薯营销经纪人80余人,马铃薯亩产可达3600斤以上,亩均收入2100多元。
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