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是指当年某一地区谷物、豆类和薯类生产量的总和,通常也称为粮食总产量,其统计调查流程必须遵循科学严谨的规则和方法。“目前宁夏抽取的粮食产量调查样本分布在20个市(县、区)、129个乡、198个行政村。”国家统计局青铜峡调查队调查员马自宝向记者介绍,“粮食产量其实是根据实割实测得到的粮食亩产与经实际丈量推算的粮食播种面积相乘的结果。”
那么,面对广袤的中国大地,如何取得真实、准确的粮食产量数据呢?
第一步,踏田估产、等距抽样。在调查粮食作物收获前10-15天,由国家统计局县级调查队调查员、村干部及农民组成工作组,对村民小组内所有播种了粮食作物地块进行逐块踏田估产,按估计亩产水平从高到低排队编制成样本框,采取随机原则抽取3个调查地块。
第二步,放置样本、实割实测。由工作人员丈量抽中的调查地块的面积,在样本地块内半距起点等距抽样放置3个10平方市尺大小的圆形小样本,绘制取样草图。此后,对已抽取样本地块上3个10平方市尺大小的圆形小样本进行实际收割。在10平方尺的范围内一穗也不能少,在这个范围外一穗也不能多。随后把收割的小样本粮食作物拴上标签,装入专用样本袋。
第三步,脱粒晾晒、测湿过称、计算水分后计量。分地块进行脱粒,样本脱粒扬净后,由两名调查人员使用标准秤,称出每一样本地块样本的总重量(称重时要精确到0.005公斤),登记称重结果。样本称重后,进行水份测量,并根据水杂率国家标准(小麦宁夏粮食标准含水率13.0%)计算每一块调查地块实割实测作物的标准水杂率。对调查作物在收获、运输和脱粒过程中的损耗等进行损失量估计。扣除水份、损失量后得到对样本地块亩产的测量结果。
“正是通过这种严格规范的工作过程,获得了来自农户和粮食地块实际收割的第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严格的审核、录入、核实,最终将审核无误的样本调查数据通过专用网上报至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及国家统计局,上级统计机构按流程对一线实测调查结果进行直接处理、直接推算,确保了粮食产量数据的客观真实。”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 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