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报依据
1、晚疫病发生情况。6月27日,在城关、石桥、洮坪、上坪、雷王等地调查15块,发病2块,病田率13.3%,发病田块平均病株率0.2%;6月29日在江口、龙林、雷坝等地调查25块,发病5块,病田率20%,发病田块平均病株率0.6%;7月1日在永兴、盐官、红河、宽川等地调查25块,发病3块,病田率8%,发病田块平均病株率1.4%。全县平均病田率13.8%;发病田块平均病株率0.73%,目前全县发生面积4.42万亩。
2、气象条件。据气象部门预报,7-8月份降水与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正常略偏多,气温与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正常略偏高,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蔓延危害较为有利。
3、感病品种面积大。今年我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陇薯3号、陇薯5号、陇薯6号、陇薯7号、克新2号、庄薯3号、青薯6号、大白花等,其中75%以上为晚疫病感病品种,抗性较差,对晚疫病的发生流行有利。
二、防治建议
马铃薯晚疫病具有暴发流行的特点,一旦流行起来,扩展速度极快,危害损失严重。要高度重视,及早部署,精心安排,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监测预报,准确掌握发生发展动态,执行3天一查,5天一报的监测制度,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全县开展大田防治。
2、加强宣传与技术培训。通过现场培训、印发技术资料、开展示范防治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晚疫病等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普及力度,提高技术到位率,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
3、抓好马铃薯晚疫病应急防治。一是挖除中心病株,二是对于严重发生区域实行统防统治。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加强田间管理:多中耕、深中耕,株间高培土,灌水后注意起垄;沟灌、低洼田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②及时清除中心病株:发现中心病株,立即将病株连种薯全部挖除,带出田外深埋,并撒上石灰。
2、药剂防治。亩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克或69%烯酰吗啉锰锌100克、25%甲霜灵悬浮剂100克、72%的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药2-3次。
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