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烘干机的发展历程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7-28 11:54:35
同很多机械设备的发展一样,我国的稻谷烘干机也经历了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一定得成绩。 我国在解放初期,为了防止由于天气原因造成收割后不能及时干燥稻谷而造成的霉变,从近邻日本和苏联引进了一批干燥机械,从引进之初,便开始了仿制工作。同时因为体积大、结构复杂、需要钢材多、造价高等原因,它的应用并不普遍,仅在大型农场和粮库使用.70年代开始,根据国情需要,我国科研部门着手研发适合我国的中小型烘干机型.由于当时在国内煤的开发程度远远高于石油的开采,所以对干燥热源的研究更加的重视,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研制成功了热煤气发生炉、固体燃料煤气发生炉、稻壳煤气发生炉。90年代后,进行了深入的农村体制改革,国家对稻粮储备的更加重视,储备粮库的建设越来越多,稻谷洪干机的建设也越来越普遍。谷物干燥技术的发展,使烘干机械日渐成热和完善,同时也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
在我国,稻谷烘干机械的发展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生产厂家也有五六十家.但是总体产量不大,同国外的先进产品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技术含量低、产品种类少、成熟机型不多、耗能高、自动化水平低、烘干质且不稳定.目前为止,国内粮食烘干机械大约z万台,而其中稻谷烘干机占了不小的比例.但每年靠烘干机干操的稻谷仅占全国稻谷产量的几个百分点,而某些发达国家用烘千机烘千的稻谷占稻谷总产最的4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巨大差距里同时也说明我国在稻谷烘干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