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一直成为丰收的重要制约环节,如何保障粮食丰收,植保机械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
当前,不论是机械设备、施药技术、专业化水平还是农民防治病虫草害的观念都处于落后,与大规模生产经营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这与我国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极不相符,与生物灾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极不适应。因此,尽快提高我国植保机械化和植保专业化防治水平,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迫在眉捷的工作。
植保机械落后,农药污染、浪费严重是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的现状。据统计数据,我国每年需要化学防治面积在3亿公顷以上,消耗农药制剂100万吨左右。由于农村目前使用的施药机械基本都是50-60年代定型的产品,技术落后,制造工艺粗糙,加之农民没有掌握正确的施药技术和方法,农药利用率一直很低,一般利用率为20%—30%,最低不足5%,(欧美国家利用率在65%-75%),70%—80%的农药流失到土壤、河流及空气中,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加重了农作物的农药残留,直接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十七大报告已把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农药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化学防治仍然是控制农作物生物灾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应用先进的施药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污染,应当作为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应果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这种落后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