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好叶面喷肥增粒重。灌浆初期,叶面喷施1~2次1%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溶液,千粒重可增加2克~3克,增产10%左右,因为后期喷磷酸二氢钾有利于增加小麦茎叶中有效磷和糖分的含量,可促进灌浆,使千粒重增加,且成熟期提前。但喷磷不宜过晚(蜡熟期无效),小麦喷施叶面肥最好避开中午前后的高温时段,以免造成“烧叶”,时间最好在下午4时以后,以利叶面吸收,并可与防治病虫害同时进行。
二是预防干热风。当预报有干热风或遇到气温30℃以上、风力3级连续3天以上、空气相对温度在30%以下的天气时,要及时喷施1%~2%的尿素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一般每3天~5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
三是综合防病治虫。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虫为害的高峰期,也是提高千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时期要防治麦蚜、粘虫、棉铃虫和小麦白粉病、锈病等,应采取“一喷三防”的措施,一举多效。一喷三防的配方为:“吡虫啉+禾果利+磷酸二氢钾”,或“亩用20%三唑酮乳油每亩50毫升+10%吡虫林可湿性粉剂1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0克—100克+3%啶虫咪乳油20毫升-30毫升+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四是防止小麦倒伏。“麦倒一把草。”小麦倒伏后,叶片重叠,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养分运输也受阻,成熟延迟,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倒伏减产20%左右,严重者可达40%~50%。倒伏一般发生在抽穗以后,倒伏愈早,减产愈重。严防大水漫灌,特别是大风来临前严禁浇灌,确保小麦不倒或少倒。
五是及时拔除禾本科杂草。由于节节麦、野燕麦、雀麦等恶性杂草繁殖快、危害重,又比小麦成熟早,其种子随着不断成熟而脱落于地表,到小麦成熟时大部分种子已基本落地,给明年留下隐患。因此,有节节麦、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发生的麦田,要结合其他农事活动及时拔除干净,并带出田外,将其消灭在结籽之前。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