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好深松整地。建议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团粒结构良好、排水和保水性能好、有深松基础的偏酸性地块,盐碱地不适宜种植。进行深翻或深松整地、起垄连续作业,深松深度达到35—40cm。要做到随翻随起垄随镇压,做到地平、土细、地暄、上实下虚,起到保墒的作用,并达到待播种状态。也可以春季播种、施肥、起垄一次完成作业。
二是采用大垄栽培模式。大垄是指垄距80—90cm的垄,大垄具有抗旱、保墒、抗涝、保肥能力强等优点,利于改善土壤温度及土壤结构。采用大垄栽培,一般马铃薯单产可提高30%—50%,大薯率可提高20%以上,而且能够有效减轻青皮薯及马铃薯二次生长等现象的发生。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密植,早熟品种或肥力低的地块适当密植,晚熟品种或肥力高的地块适当稀植。栽培密度行株距80—90cm×15-18cm,肥力高的地块早熟品种亩保苗株4500—4800株为宜,中晚熟品种3800—4300株为宜;肥力低的地块早熟品种5200—5500株,中晚熟品种4000—4500株,力争一次播种保全苗。
三是优选良种。种薯选择上要兼顾种植需求、产品用途、市场需求、本地生态特点来选择,最好采取订单模式,选用经过审定的高产、抗病、质佳的二代以内的标准脱毒种薯。选择中小薯做种薯,凡薯形不整、有裂痕、畸形、表皮粗糙、老化等不能做种薯。采用机械播种,亩播种量一般为130—150公斤。
四是进行种薯处理。播种前25—30天将种薯出窖,放在15℃—18℃的室内散光下进行催芽,催芽薯块不宜堆得太厚,应平铺2—3层,3—5天翻动一次,使其受光、受热均匀。当芽长至0.5—1cm左右时,即可切块,准备播种。切块时,薯块上面至少带1—2个饱满的芽眼,要求每个薯块重35—40g,切记不要切小块、切薄片。种薯在切块时会遇到带病的薯块,容易通过切刀将病菌、病毒传染给健康薯块,所以切刀必须进行消毒。消毒的做法是:将切刀用75%酒精或5%的来苏尔浸泡5—10分钟。切块时多备几把切刀,发现病薯即更换一把切刀。待薯块切口风干后,为防治苗期真、细菌性病害的发生,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2—16克)+滑石粉(1.5—2公斤)均匀拌到100公斤薯块上。
五是提倡整薯播种。整薯播种是抗旱保苗的重要措施,也可以防止切刀传播病毒。整薯播种有利于出苗、苗齐、苗壮、促早熟、提高产量。
六是平衡施肥。根据马铃薯需肥规律以及土壤养分状况和肥料效应,确定相应的肥料品种、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一般亩施尿素7.5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50%硫酸钾25公斤(忌用氯化钾)。也可施用同等含量的专用肥,随播种一同施入,施于10cm以下土层,防止烧种。
七是适时播种。当土壤10cm深处温度稳定通过5℃—7℃,气温稳定通过6℃—7℃时即可播种。选择播期时,应根据当地干旱情况,适当延期播种,推迟出苗期,促进根系发育,减轻苗期干旱。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