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全国范围看,我国粮食干燥仍存在着许多突出矛盾:粮食干燥能力总体上依然不足;粮食干燥后品质差,尤其是玉米;干燥能耗高,造成能源浪费;缺乏适合油菜籽、大豆的干燥技术和设备。上述矛盾的解决,将为我国粮食干燥设备行业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
从长远看,发达国家粮食机械干燥比例很高,而我国的还不足10%,发展潜力巨大。如果机械干燥比例达到30%的话,至少还需要8000~10000套干燥设备。近年来,粮食购销体制和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加之机械化收获作业的推广,高水分粮食数量越来越多,一些传统的非高水分粮食产区也变成了高水分粮食产区,而传统的高水分粮食产区粮食收获水分也有所升高,进一步扩大了干燥设备的需求空间。例如,南方的稻谷产区还在进行机械干燥试点,绝大部分粮库还缺乏合适的干燥设备。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干燥模式,对该类干燥设备的需求会迅速增加。
由于油脂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油料产品供不应求。而油料作物需要通过机械干燥降水。我国每年将有1000多万吨油菜籽、1500~1700万吨自产大豆和2000万吨进口大豆需要采用机械干燥处理。
此外,1995开始在东北地区使用的粮食干燥机已进入更新换代时期,也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