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粮食干燥主要有三方面的需要,一是抵御阴雨灾害天气的需要。某县地处江淮之间,属冷暖过渡带气候,粮食收获期遭遇阴雨天气的几率较大,粮食晾晒、储存困难大,烘干需求更盛。二是缓解晒场紧缺矛盾的需要。随着粮食机械化收获进程加快,粮食收获时间趋于集中,农村晒场逐年减少,粮食晾晒成为粮食收获的突出问题。三是提高粮食品质的需要。相对于传统晾晒,机械化烘干能提高粮食品质,减少二次污染,实现粮食“不落地”生产,节约用工成本。
比对自然干燥方法生产粮食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必须配备一定面积的晒场。以水稻和小麦为例,一般亩产600公斤的地区要按照所种植面积的2—3%配套晒场。因此,对于种粮大户来说,在没有粮食干燥机的情况下,只能盼望在粮食成熟期间没有雨水。而一台10吨粮食干燥机的干燥能力就相当于10亩左右的晒场。粮食干燥机的机械化比田间作业的机械化更为重要,它是谷物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条件,也是粮食干燥机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支撑。
人工晾晒人工太贵,而且花钱还雇不到人。比如水稻,人工晾晒的话,最便宜成本一斤也得1毛5,用粮食干燥机,成本就只有一半。现在种粮大户经常说:“现在种粮食,要是离开机械化,我们压根就挣不着钱。”粮食干燥环节也是如此,一台粮食干燥机一天可将20吨水稻的水分从30个点降低到16个点左右,需要费用500余元,而人工翻晒到同样水平,需要400平方米的水泥晒场和8个劳力进行3天以上的翻晒,雇工费用在1200元以上。
粮食烘干机拥有强发的市场需求,加之国家购机补贴等惠农强农政策的拉动,粮食烘干机正成为农民丰产增收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