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的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有没有想过出门带着一双筷子就能测出商家是不是用地沟油做的饭菜?大家对此产生了疑问,这个可信吗?
昨日百度世界大会拉开帷幕,一度颇为神秘的“百度筷搜”再次被董事长李彦宏在主题演讲中提及,但与以往不同,这次“筷搜”从概念变成了产品。在现场看到,这款便携式健康生活智能设备赚足眼球,它看起来和一日三餐的普通筷子没什么差别,却拥有智能检测地沟油、饮用水酸碱度和水果甜度、品种和产地等特色功能,可连接智能手机,随身携带使用。
筷子上的几个圆点就是用来感应物质的电极。现场一位技术人员把一只白色筷子插进了装有食用油的试管里,再通过蓝牙连接上手机。在手机上点击“测试”后,等上两三秒钟,手机屏幕上一绿一蓝两个大圆圈显示了结果,而筷子尾部也亮出了一闪一闪的红灯以示警,“27摄氏度,油质差,谨慎食用”。
为了证实这个产品的能力,“从路边一个早餐铺子上讨来的油,看来不太靠谱。”通过安装在筷子上的感应器和油进行接触,他们能够检测出油品中的极化物质百分比。
据介绍,这双“筷子”可以智能甄别食材安全集成各种传感器,实现一系列物理指标的测量,包括水酸碱度(PH值)、温度、油质和盐度四种数据,并将测量数据蓝牙传输给智能手机,通过“筷子”尾部的LED灯与用户进行智能交互。如检测结果合格,显示蓝色;检测结果不好,以红色警示。
“筷托”则内置红外光谱仪,实现对测量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它是目前全世界最小、最细也是最全的传感器集成,可以收集水、汤、油等各种食物的数据;它还真正建立了食品健康的大数据分析库,基于云计算,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转化为各项食品安全指标。
目前,“百度筷搜”最突出的三大功能包括:可以检验食用油的品质,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其中,回锅油和地沟油都属于差等级;可以检验饮料和水的PH值,如果用户是弱酸性体质,推荐引用弱碱性的饮品会更健康;可以分析水果甜度、品种和产地,同样的红富士能分析出是产自山东的还是陕西的。据悉,“百度筷搜”将很快步入量产阶段,未来还将研发可识别奶制品三聚氰胺、鉴别土鸡蛋、鉴别真假羊肉串等功能的新版本。
能检测地沟油的筷子,你信吗?网友纷纷来围观,正反两方,各执一词。其实不管此款产品大家信或者不信,“百度筷搜”将很快步入量产阶段。
食品安全的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此次百度推出的“百度快搜”产品,大家对此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我们不断的在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力度,同时还需要个部门加大监管的力度,这样才能做到双管齐下,最大量保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