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和植物油相比比较特别,鱼油中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鱼油中特有的EPA和DHA(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高达l8%一33%,很容易被氧化。除此之外,鱼油中还含有和植物油中胶体的性质完全不同的胶体物质,这是鱼油精炼中必须特别注意到的两个重要问题。由于鱼油主要是用于饲料工业中作为动物的能量饲料、以及水产动物中的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而在人体保健品方面的应用量还不是很大,所以在此仅对饲料用鱼油的生产工艺作一些探讨。
1鱼油精炼工艺工艺流程如下:
2鱼油的过滤
粗鱼油在常温下由于有部分固态脂肪析出而呈现混浊现象,所以在过滤之前必须将鱼油加热至40℃左右,因为较好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鱼油的过滤速度,但太高的温度则会使鱼油发生氧化而变质。过滤过程中需要经常观察过滤机过滤压力的变化。过滤除了能去除油中的杂质外,还能除去一部分的胶体物质。因为鱼油中的部分胶质会粘附在滤布上,所以必须经常更换滤布,及时彻底清洗,特别是吸附在滤布上的胶体物质,要用低浓度的热碱水彻底清洗干净,否则不经碱水清洗的滤布下次装上过滤机后,将严重影响过滤机的过滤速度。
3脱胶
由于鱼油中含有性质特别的胶体物质,经过过滤只能去除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还必须经过酸炼脱胶,以脱去大部分的胶体物质。经酸碱比配泵加入油重0.2%、浓度为85%的浓磷酸进入酸炼混合器,充分混合反应后马上进入下一道碱炼工序。
4脱酸
经过上道工序充分混合、反应的酸炼油与加入油碱比配泵送出一定浓度的碱经过离心混合机充分混合,反应之后送人离心分离机进行油皂分离,这个过程和普通的植物油精炼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注意碱炼的温度要比植物油稍低,防止鱼油的氧化。
5脱色
鱼油的色泽较深,而且比较难以去除,但我们在活性白土中加入5%的活性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单一用活性白土的效果好,对比数据见表1。
由于鱼油中尚有一小部分胶质在脱胶、碱炼后仍未能彻底清除,脱色时所用白土应选择过滤性能和脱色性能俱佳的活性白土。由于过滤时,鱼油中残留的胶体物质会吸附在白土所建成的过滤膜上,对过滤速度有严重的制约,因此,白土的过滤性能是非常关键的。
6脱臭
由于鱼油有特有的腥臭味,必须经脱臭后才能成为商品鱼油。但脱臭参数的确定成为鱼油精炼中最为重要的操作依据。我们采用连续脱臭塔进行生产性试验,取得了以下试验结果,见表2。
由上表可知,脱臭温度对鱼油品质的影响非常大,在较高温度下脱臭将会使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聚合反应,导致鱼油的粘度大大增加,透明度大大下降,鱼油产生臭鸡蛋味,使鱼油的特有性能受到严重破坏。所以应选择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脱臭,这对保护鱼油中特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着重要的意义。
7冬化脱脂
在春、秋、冬季节由于气温较低,水产用鱼油必须经过冬化脱脂工艺,脱除硬脂后,才能适合水产养殖对鱼油的品质要求。其脱脂工艺和植物油或其他移@动物油的脱脂工艺没有太多的不同,在这里就不再阐述。但需注意一点:冬化脱脂的温度不可太低,因为鱼油也是一种动物性油脂,饱和脂肪含量也不低,太低的冬化温度将导致硬脂过多,过滤困难。如果确实需要很低的冬化温度,则可以采用两次冬化脱脂工艺:第一次冬化温度稍高,以利于过滤;之后再二次低温冬化,这样才有快的过滤速度、好的过滤效果,而且液态油的得率也较一次冬化工艺高得多。
8结论
综上所述,鱼油加工工艺和植物油的精炼相似,但需要特别注意对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EPA和DHA)的保护,生产过程中的参数选择应以较低温度和较高真空度为原则,在脱臭参数的选择中应特别注意。并注意在成品油中添加适当的抗氧化剂,以避免鱼油的氧化酸败。鱼油酸炼脱胶工艺不能完全脱除鱼油中特有的胶质,脱臭的工艺参数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更好的脱胶工艺和更加完美的脱臭参数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