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茱萸籽油的脂肪酸成分
研究者对山茱萸全籽进行分析测试,其含油量在12%以上,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其药用价值尚在探索之中,本文仅对籽油的提取与工业利用开发研究做一介绍。
浸出山茱萸籽油脂肪酸成分:
棕榈酸 37. 9%
硬脂酸 12. 9%
油酸 36. 1%
亚油酸 13. 0%
该油品具有漆木油的某些外观特征,在常温下为固体,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2、山茱萸籽油的制取
山茱萸籽核属低含油料,宜采用浸出法制油。对溶剂的选择试验及工艺路线说明如下:
对山茱萸果肉分离后,下脚料籽核经晒干或烘干,分离,筛选,破碎,蒸炒并用6号溶剂油浸出籽油,浸出后的饼粕可进一步利用。所得浸出毛油经精炼可得山茱萸籽油。
3、山茱萸籽油的开发利用
由于山茱萸籽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表现出油品为硬化油,对其理化性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山茱萸籽油的开发利用,首先可以确定其高熔点和燃烧值的融合对于蜡烛的生产是重要的,其次其油脂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消耗品,而且也是很多工业部门生产的必需原料,如肥皂工业、硬化油工业、脂肪酸及甘油工业、涂料工业等。油脂的水解过程为工业提供了脂肪酸及甘油,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脂肪酸的产量大约翻了一番。对脂肪酸的需求量主要增长为用于肥皂的生产,脂肪族含氮化合物及表面活性剂的生产等。
山茱萸籽油的保健性能正在研究之中,以上主要介绍了其在工业应用方面的情况。作为来源广泛的山茱萸籽,其油品的开发前景看好。
4、脂肪酸的生产
以山茱萸籽油为原料生产工业脂肪酸,可利用水解法制造,副产品为甘油。
4.1 油脂的水解
油脂的水解方法较多,可供选择的有酶水解法、高压水解法、低压水解法及皂化法等。脂肪酸为白色或淡黄色的固体,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制造表面活性剂、润滑脂、醇酸树脂等。
4.2 水解副产甘油
油脂水解制脂肪酸时,排出的稀甘油水溶液叫甜水,从中可以回收甘油,生产中稀甘油水溶液中含甘油约2%~10%,此外还含有机械杂质、蛋白质、油脂及脂肪酸等杂质。
回收甘油时要经过净化(废液)蒸发、蒸馏、去臭和脱色等工序。
甘油主要用于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医药工业、化学工业、化妆品工业等。
5、棕榈酸、油酸的生产及用途
从山茱萸籽油中脂肪酸的成分来看,棕榈酸及油酸的成分含量较高,工业生产脂肪酸时可进一步联产棕榈酸与油酸。采用以山茱萸籽油为原料压榨法生产棕榈酸与油酸,方法简单有效。
5.1 棕榈酸
棕榈酸又叫软脂酸,我国主要从乌桕油中提取,国外多从棕榈油(含棕榈酸为30%~50%)中提取。棕榈酸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呈珠光鳞片状,其熔点为63.1℃,主要用于制做肥皂、医药和助剂等。棕榈酸制成的金属皂广泛用于塑料、润滑脂、油漆、化妆品、表面活性剂、橡胶、纺织、皮革和造纸等工业部门。
5.2 油酸
油酸,纯品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熔点14℃。由于分子中含有一个双键和一个羧酸基,故它具有一般不饱和脂肪酸的化学性质。
油酸主要用于文化用品工业、纺织工业、建材工业、橡胶工业和化学工业等。
在冶金工业制造涂选剂、机械工业润滑剂、冷却剂等。开发利用山茱萸籽这一特种油资源,不仅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一种天然,具有独特功能的原料,在综合利用方面估计还可能获得某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对山茱萸籽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