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油历史文化之旅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4-29 12:11:44
油茶树,因受地理环境影响,难以移植,唯有我国南方地理位置适宜。据传,七千年前的炎帝神农氏,行至湘江中上游地带,始作耒耜,教民耕种,是种植五谷的始祖,也是采集油茶的始祖。
湖南的油茶,民间有则美丽的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娥皇女英泪洒九嶷。因天地爱心,山水感应,洒有娥皇泪水的青竹留下了斑痕点点,洒有女英泪水的楂木(油茶)结出了油果累累。古往今来,望蒸湘南转,潇湘北还,不是一枝枝斑竹夹岸,就是一树树油茶满山。
先秦时期,我国最古老并富于神话传说的地理书籍《山海经》就载有“员木,南方油食也”。“员木”即油茶,可见,我国油茶果的采摘和食用,公元前的刀耕岁月就已经开始了。
北宋年间,苏颂所著的《图经本草》中对油茶的性状、产地和效用有了详细的记载。南宋郑樵所著的《通志》中载:“南方山土多植其木”,证明当时油茶已进入大量栽培阶段。《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还记述了油茶在我国荒山栽植的意义。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清代王士雄的《随之居饮食谱》多本古籍,都对茶油“明目亮发、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杀虫解毒”等食用功能详有记载。可见,我们的老祖宗早把茶油视为延年益寿和养颜美容的佳品。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曾遭陈友谅的军队追杀,逃至建昌的一片油茶林里,幸被当地的老农将他装扮成采摘油茶的农夫,才躲过一劫,并用茶油帮他调好了身上的伤口。日后朱元璋统一天下,将老农的茶油赐封为“御膳奇果汁,益寿茶延年”。明朝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将茶油这一稀世之物带到了海外,才使域外人品尝到了茶油的美味,因此,油茶树被誉为“世界的东方树”;山茶油被称为“神奇的中国油”。
清乾隆帝晚年,曾在乾清宫摆的千叟宴上,亲自为一位来自南岳衡山最长寿的老人(141岁)斟酒,并问长寿的秘诀,老人说“一辈子吃茶油,百病不生”。于是乾隆皇帝为老人题对:“花甲重开,茶乡添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寿岳增一度春秋”。
南岳古镇界牌,有两大物华天宝的产品,一是瓷器,二是茶油。据载,权倾晚清的慈禧太后,朝蓖夕梳必须用茶油滋发润颜,入朝六十年的后宫茶油全都由界牌古镇专采专制和专送。当地有族谱诗云:“花开美人面,油润后宫颜,驿马三千里,青丝六十年。”
茶油,滋润了湖南的英才,也养育了湖南的将帅。出生于湘乡县的清朝名臣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为让将士们强筋壮骨抗风湿,特地用茶油和牛肚、牛血混而炖,调制出了一种名叫“三合汤”的汤菜,湘军食之军威大振。中国人都知道毛泽东喜欢吃辣椒、吃红烧肉,却很少知道他喜欢吃茶油。毛泽东进住中南海后,韶山冲的乡亲们来看他,常常带给他的就是辣椒、腊肉和茶油。茶油用粗糙的罐子装着,每每打开稻草罐盖,菊香书屋就会弥漫淡淡的芳馥。中国的近代史,不能不写以毛泽东为首的湖南人。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这些名字尽人皆知。共和国的十大元帅,湖南有三位;十位大将,湖南占六位;另外,还有十九位上将;四十五位中将。湖南的茶油了不得!喜欢吃茶油的湖南人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