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精炼过程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4-29 11:53:00
土榨而未经提炼的食用油脂,只可称为原油,其多会含有杂质例如水分、游离脂肪酸、色素、树脂等,除了卫生因素外亦因原油不耐久储,因其含杂质会引致水解性的酸败作用,经过提炼的油则可减少这些弊病。因此,以下是食用油主要精炼过程:
1.提炼
原油内若含有水分,则其内悬浮的杂质会形成胶质,要除这些胶质,常用水解法,使磷脂水解后不再溶于油脂内,去胶过程中并不能除去油脂内的游离脂肪酸及其它杂质,化学提炼方法是利用氢氧化钠中和油脂内的游离脂肪酸,当游离脂肪酸经中和产生肥皂,肥皂不溶于油脂,又因两者密度不同,所以采用离心分离法才可取出已中和的油脂,中和油脂经水清洗除去剩余的肥皂后,便再经真空抽干水分即可。
2.脱色
原油中色素校常用的油较深,清澈度也较低。脱色过程通常在真空下进行,以养活油脂之氧化;油脂与漂白土或活性碳在脱色后,利用过滤器与油脂分开,在过滤的过程中更可将油脂内剩余之杂质如肥皂、金属物及部分原油脂气味等清除,经过滤后的油脂应是色较浅,较清澈的。
3.脱味
植物油与海洋动物都含有其特殊的味道,必先除去才能应用。油脂含有挥发性强的有味物质如醛或酮类,其挥发性较甘油脂高,故采用高温蒸气,用蒸馏法将它除去;由于高温及有水分时,油脂易于氧化或水解,故必须在较低温及真空下进行脱味,油脂的质量经过脱味后与原油完全不同,过氧化物含量亦相继减少,使用油脂更稳定、色泽更清澈。由于游离脂肪酸很容易在脱味过程中进行,在适当的真空及高温下,游离脂肪酸及挥发性强有味物质会被蒸气蒸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