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网站联合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华测检测(300012)对市面上永和大王、麦当劳、7-11、肯德基四家的豆浆进行检测,发现肯德基的豆浆中含有转基因成分。
昨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加工原料中如果采用了转基因原料要明确标识。另有食品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转基因大豆主要源自进口大豆,而进口大豆只用于压榨豆油以及饲料,严格来说不能上餐桌,肯德基如果真的使用了转基因大豆上餐桌,或将违反国家相关法律。
根据上述检测报告,被检测的四家企业的豆浆仅有肯德基豆浆检测出转基因成分;检测报告的检测方法采用NY/T675-2003。检测的三个项目CaMV35S、Cp4-EPSPS、NOS均未检出(检测限度0.1%),因此,推测肯德基豆浆是由转基因大豆制成的。
昨日,肯德基方面回应称,已展开核实工作,肯德基豆浆粉供应商书面重申他们使用的是非转基因大豆,均来自中国东北产区。肯德基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但对该网站的采样过程、检测机构检测转基因的资质、检测报告及发布渠道等存疑。
为了审慎起见,肯德基已将视频内容及相关情况向有关部门备案。
朱毅向记者表示,目前国际公认转基因大豆不存在安全问题,也就是说转基因豆浆不存在安全问题,但如果采用了转基因大豆必须有标识。也有专家表示,国家在我国能否使用转基因大豆做豆浆的规定中有些模糊,但严格说来,转基因大豆不能上餐桌,因此,转基因豆浆在我国或违规。(中国网)
一家名为“花椒网”的安全评测视频网站19日发布视频显示,肯德基豆浆含有转基因大豆成分,且相关产品包装上并未有转基因食品标识。此前曾有专家指出,转基因大豆如用于加工豆浆存在不确定风险。中国网消费频道记者19日晚间第一时间采访了肯德基方面的相关人士。截至发稿为止,肯德基方面未有回应。
据花椒网“花椒实验室”视频内容显示,该网站与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华测检测一道对市面上各大品牌的豆浆产品进行转基因检测后发现,肯德基豆浆中含有转基因大豆成分。
从视频中看,该网站本次共计检测了四个品牌的豆浆产品,分别为永和大王、麦当劳、7-11和肯德基,其中永和大王、麦当劳、7-11的豆浆的检测报告中均表明“未检出”,仅4号样品——肯德基豆浆的检测报告中标明“检出”字样,证明肯德基豆浆使用了转基因大豆原料。
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十六条中注明,“食品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其标识上标注中文说明:(一)医学临床证明对特殊群体易造成危害的;(二)经过电离辐射或者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三)属于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四)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等规定,应当标注其他中文说明的。”其中规定“属于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食品)”需要标注中文说明,然而调查发现,肯德基的豆浆产品上并未有任何转基因食品的标识。
转基因大豆多用于榨油制作豆浆风险难定
资料显示,中国迄今已批准的4种转基因作物进口安全证书中,除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外,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根据法律规定,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不得改变用途,即不得在国内种植。
据媒体此前报道,因豆油是中国最重要的食用油,故压榨是中国大豆消费的最主要用途之一,国产大豆几乎全部用于食用消费和蛋白粉加工。食用消费主要用途为豆制品加工,包括豆浆粉、豆腐、豆皮、豆豉、酱油等产品。另外一种用途则是做大豆蛋白加工。而进口大豆则主要用于压榨豆粕和豆油,豆粕用于制作动物饲料,至于豆油,由于压榨行业大部分是外资企业,且进口大豆具有价格优势,他们更倾向于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农业与食品安全专家郑风田教授曾对媒体指出,转基因大豆在制油过程中,蛋白最后是分离到油料饼粕中,食用油脂通过精炼处理后基本不含有蛋白。他表示,万一不法商贩用转基因大豆替代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直接用来制作日常食用的豆制品,那就产生了不确定性。但只要把住关不让转基因大豆直接上餐桌,比如做豆腐、豆浆,只是榨油,不会有太大风险。
中国网消费频道记者19日晚间第一时间采访了肯德基方面的相关人士。截至发稿为止,肯德基方面未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