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
一、植物油是人民生活的重要食品。油脂浸出工厂(以下简称浸出油厂),要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出油率,为国家增产更多的油脂。
二、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浸出油厂生产的食用油,要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n2-7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和执行《食用植物油卫生管理办法》。用作饲料的粕,残留溶剂含量暂订700毫克/公斤以下,做到对动物无害。
三、浸出油厂生产中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要根据国家和地方对三废处理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妥善处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四、浸出油厂在生产中要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的要求,维护好设备,保护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不得违章操作。
五、浸出油厂要经常保持车间卫生,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六、要不断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章浸出油厂的工艺技术指标
第一节 油料的预处理和预榨工序
一、预处理和预榨工序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为了使料胚渗透好,达到较好的浸出效果,缩短浸出时间,降低粕中残油,对料胚进行处理是浸出生产中重要的一环。
大豆、米糠等含油量低的油料,宜采用直接浸出,棉仁、菜籽、花生仁等含油量较高的油料,宜采用预榨浸出。
1.各种油料的预处理和预榨工艺流程:
2.预处理和预榨工序的设备:
各种油料有不同的特性,应根据工艺技术要求,有利操作,有利生产,节省动力的目的进行选择。
(1)、清理设备可选用:去除一般杂质的振动平筛、六角筛、园筛、风选振动筛、风分选器;去除并肩泥的铁辊筒碾米机、梭角打麦机;去除并肩石的比重去石机;去除铁质的永磁滚筒等。
(2)、破碎设备,可选用:园盘剥壳机,辊式破碎机、锤式粉碎机、离心式破碎机
(3)、剥壳设备有:剥棉籽壳的园盘剥壳机、刀板剥壳机;剥花生果壳的刀笼剥壳砂盘砻谷机;剥葵花籽壳的葵花籽剥壳机、离心式剥壳机等,以及与之配套的壳仁分离。
(4)、软化设备有:暖豆箱、软化锅、卧式滚筒软化机等。
(5)、轧胚设备有:对辊轧胚机,双对辊轧胚机、立式三辊轧胚机、立式五辊轧胚机。
(6)、蒸炒和烘干设备有:层式蒸炒锅、卧式烘干机等。
(7)、预榨机有:202—3预榨机,有用200A—3型榨油机、95型榨油机代替的。
二、预处理和预榨工序的工艺技术要求:
1.清理:
(1)、各种油料清理后的含杂总量不得超过以下规定指标:
大豆0.1%,米糠含粞(暂订)0.5%(28目/英寸),棉籽0.5%,菜籽0.5%,花生仁0.1%
(2)、下脚中含有用油料指标:
2.剥壳:
带壳油料经过剥壳后要求(重量比):
(1)、仁中含壳率(10目/英寸筛检验):棉籽仁不超过10%,花生仁不超过1%,葵花仁不超过10%。
(2)、壳中含仁率(手拣):棉籽壳不超过0.5%,花生壳不超过0.5%,葵花壳不超过1%(如有整籽,剥壳后计入)。
3.大豆烘干:大豆水份高于13%时应烘干,烘干时要求受热均匀,无焦糊。烘干热风温度掌握在70~75℃,大豆温度掌握在60~70℃,烘后冷却至40℃以下,水份应符合后道工序的要求。
4.破碎:
大豆破成4~6瓣,花生仁破成6~8瓣,要求粉末少。
5.软化:
豆瓣、菜籽、软化温度掌握在70~80℃,时间20~30分钟。采用轧胚后即浸出的,要求软化后水份调节到8~9%。
6.轧胚:
胚的厚度,大豆0.3毫米以下,棉仁0.4毫米以下,菜籽0.35毫米以下,花生仁0.5毫米以下,要求胚厚均匀,胚片结实,少成粉,不露油,手握发松,松手发散。
大豆轧胚后即应进入浸出工序。
7.蒸炒:
根据以水定汽,高水份蒸炒的原则,决定蒸炒时加水和蒸汽的数量。
蒸胚的水份:(第一层出口)棉籽仁16~20%,菜籽14~18%,葵花仁8~10%,花生仁只加适量的直接汽。
蒸胚温度,棉仁、菜籽、花生仁、葵花仁均掌握在95~100℃。辅助蒸锅出料水份和温度:棉仁水份5~8%,温度105℃;菜籽水份4~6%,温度110℃;花生仁水份5~7%,温度110℃;葵花仁水份6~7%,温度110℃。
总蒸炒时间1小时左右。
米糠的蒸炒要求使小糠片能粘合成小的颗粒,有利于溶剂的渗透。米糠的蒸炒工艺要求:上层润水18~20%(加水或直接汽),温度100~110℃,下层出料水份7~8%,温度110℃。料胚经蒸炒后应呈油黄色小颗粒,手捻发松不成团。
8.预榨:
预榨工序的工艺要求:
预榨饼应破碎,饼块最大对角线不超过15毫米,粉末度不超过5%(30目/英寸),预榨饼的温度较高,需冷却后才能进入浸出工序。
三、预处理和预榨操作:
预处理和预榨操作,基本上与压榨法工艺操作相同,可参照《榨油工厂操作规程》(试行)条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