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衍生品办主任范文韬表示,上期所已经做好做市商制度的设计和系统的准备,但不会在期权上市的同期推出做市商制度,而是做出了延后推出的安排。对此,范文韬解释说:“我们希望观察一下市场在有做市商和没有做市商的情况下有多大区别,从而对做市商制度做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估。”
中金所在期权产品的初期准备阶段就将做市商制度当作业务重点。中金所期权小组负责人王琦表示,从今年6月中金所推出的做市商大赛来看,做市商占有的成交比例和持仓比例都与境外成熟市场非常接近。“因此我们对推出做市商制度比较有信心,并会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它。”王琦说。
此外,在期权保证金方面,中金所目前在仿真交易中实现了组合式拆分的策略,能够节省保证金,提高其利用效率。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大商所也正在研究组合保证金的收取方式,未来推出后,保证金节省幅度将接近50%。
在品种选择方面,郑商所副总经理巫克力表示,郑商所目前比较倾向于在棉花、白糖期权上作相应的重点推进。而大商所则准备将大豆系列期货品种作为首批农产品期权的试点品种。
大商所交易部总监张英军说,作为中国期货市场较早上市的品种,黄大豆1号和豆粕等大豆系列品种市场成熟,规模较大,参与者广泛,市场功能发挥较好,且波动率等技术指标较适合开展期权交易。
张英军认为,大豆系列期权对于产业客户和机构投资者来说都将是非常好用的投资和风险管理衍生品工具,选择这一品种系列也是为更好地发挥衍生品市场作用服务“三农”。“此外,监管部门、行业和市场对我们推出大豆系列品种的期权都寄予了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