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引爆—中国家庭第一瓶棕榈油
聚龙从2004年起开始涉足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假日”、“小康生活”等品牌的问世打破了以往单纯做散油贸易的经营格局。时值中国包装油市场“品牌”开始涌起的年代,在消费者的可选范围中,豆油、花生油等依然是“品牌”外衣下不变的品类。
而此时,天津“龙威粮油”在国内的食用油行业中早已名声在外,棕榈油也已经大范围地应用于各类餐馆和食品工业中。但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棕榈油”的概念等于同零。如何解决棕榈油这个泊来品走向中国大众的问题,成为当时工业研发的课题。2007年,随着聚龙“超低熔点”棕榈油技术的成熟,第一款小包装棕榈油正式走进了中国家庭,成为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的新军。随着“假日”品牌的出现,人们第一次知道了“棕榈油”的概念,开始逐步了解这款世界上消费量最高的食用油种。
科技的魅力—自主研发助力品质升华
2010年,“假日”品牌四款棕榈油小包装产品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证书,聚龙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此认证的棕榈油生产企业。在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增长的时代,标有“绿色食品认证”的小包装棕榈油无疑给食用油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产品品质的不断升华源于聚龙内部严谨而执着的研发团队,在棕榈油技术的改善方面始终不忘追求。随着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聚龙集团的创新低熔点棕榈油分提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改变了业界对不能生产碘值70棕榈油的普遍认知。2013年,聚龙集团《一种特级棕榈液油及其工业化生产方法》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14年,《一种清凉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新技术将国内棕榈油分提实力带向了新的高度,也进一步推进了小包装棕榈液油在终端消费市场上的活力。
终端的外延—海外发展要资源也要品牌
伴随着聚龙在东南亚事业的快速发展与逐渐成熟,通过多年对印尼市场环境的调研,2013年初,一款名为“Oilku”的小包装棕榈油在雅加达市场成功上市。这是聚龙集团在海外创造的又一个“第一”,中国企业独立建设的棕榈油品牌首次走上了印度尼西亚百姓的餐桌。
众所周知,印尼是世界头号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与中国消费者对棕榈油概念的一知半解相比,棕榈油在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的地位是毫无疑问的“NO.1”。因此,印尼的小包装棕榈油市场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竞争格局,与国内都有着天镶之别。“Oilku”是在经历了长期而缜密的市场调研之后才启动的品牌,针对当地的消费习惯与饮食特点,在上市之初通过零售终端的直接铺市,打破了固有的品牌开发路线。同时,聚龙在海外的包装油品牌有了独立的形象代言—印尼国内的金牌脱口秀主持人Sule成为了“Oilku”的首位代言明星,Oilku品牌在模式与传播上取得了双重成功。
“Oilku”品牌在印尼的上市,是聚龙棕榈油全产业链终端的强力延展,与聚龙在印尼投资的产业链上游棕榈园遥相呼应,打破了以往中国“走出去”企业在海外“重资源、轻品牌”的旧有模式,真正实现资源与品牌的双管齐下。
聚合的时代—弄潮的不仅是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风起云涌,改变了几乎全世界所有人的状态,催生了种种奇迹。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商业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将会成为主体。“电商”们不断的在玩新的花样,创造新的模式,刺激着人们的探索欲望。
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社交、移动、社群和APP的一切数据构成了电商的形态。在新媒体下,类似于聚龙这样的传统企业如何迎接这样的时代?也成为很多实体企业思考的大问题。新的时代必然需要新的思维,互联网时代的品牌营销也必然要基于时代的发展趋势。
这是一个聚合营销的时代,面对风起云涌的各类新媒体,人人都会有疑问、有洞察,只有在不同的媒体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才能将“聚合”做出端倪。“假日”包装油初次走上亚马逊平台,是聚龙品牌营销面对电商渠道走出的一小步,却又是不同凡响的一大步。在这个“聚合”的过程中,我们即将看到的不仅是自己的改变,更多的是看到对位消费者的改变以及整个时代的改变。
当一个时代来临时,不要去做时代的追逐者,那会有跟不上频率的风险,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将自己放在时代的洪流中,争取站在它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