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油有严格的质量标准,根据质量和生产工艺分为特级初榨橄榄油、初榨橄榄油、橄榄果渣油、纯橄榄油等,全世界生产的橄榄油中90%以上为初榨橄榄油,一般食用的为初榨橄榄油和纯橄榄油。初榨橄榄油由冷榨工艺生产,不经任何化学处理,保持了橄榄中的角鲨烯、生育酚等有益成分,纯橄榄油为精炼后的油。
由冷榨生产的油茶籽油比较少,主要是技术还不过关,油茶籽油生产主要采用传统工艺,即先炒制后压榨。部分企业采用浸提工艺,从油茶籽饼中提取油茶籽油,这类似于橄榄果渣油。因此,从生产工艺上看,目前市场上橄榄油质量要优于油茶籽油。
高档消费品是品牌、质量、产品形象的有机统一体,油茶籽油仅仅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略高于橄榄油,而在品牌建设、生产工艺、产品包装等方面逊于橄榄油,就整体质量而言国产油茶籽油不如橄榄油。
橄榄油的历史与文化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自古希腊奥运会的冠军用橄榄油作奖品至今,联合国会徽有橄榄枝,橄榄枝还与鸽子一样代表着和平。橄榄油消费由最初的地中海国家逐渐扩展到全世界就在于橄榄油文化的传播与地中海饮食的流行,橄榄油是地中海饮食的必备调料,如用橄榄油制作沙拉、意式比萨等。
长期以来,油茶籽油主要为种植者自用,虽然林农利用油茶籽油炸制的油茶果、油茶籽饼、油茶酥、油茶包等,但与橄榄油相比,还没有形成强势的油茶饮食文化,现代社会大众普遍缺乏油茶籽油的文化感觉。
质优价廉是我国产品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虽然目前油茶籽油的价格略低于橄榄油,如果考虑到未来人民币长期缓慢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油茶籽油可能失去价格优势。
自2005年开始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2006年1月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中间价以8.07起步, 到2012年1月的6.3,5年间累计升值约28%,每年升值约5%。如果未来10年人民币继续升值,按保守估计(每年升值2.5%),到2022年人民币汇率为4.9(对美元)、6.3(对欧元,目前约为8.11)。
2004年、2008年、2009年美国零售市场上品牌橄榄油的平均价格分别为7.48、10.39、10.01美元/升(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2004-2009年的6年间平均价格每年上升5%,到2022年平均价格可能达到18美元/L,按人民币(1美元兑换4.9元人民币)计价约88元/L。目前国内品牌油茶籽油价格为100-300元/升不等,随着油茶籽油总产量的上升及橄榄油的竞争与挤压,这些品牌产品未来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
2004年、2008年、2009年美国饮食服务业的橄榄油平均价格分别为3.38、4.39、3.50美元/L(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2004-2009年的6年间平均价格每年上升0.6%。按世界三大橄榄油交易市场长期价格走势计算(每年上升1.8%),到2022年平均价格可能达到4.49~5.74美元/L,按人民币(1美元兑换4.9元人民币)计价约22~28元/L。
对世界三大橄榄油交易市场生产者价格进行统计,意大利巴里(Bari)、西班牙哈恩(Jaén)、希腊克拉克利翁(Heraklion)初榨橄榄油的平均价格(2001-2010年)分别为2.71、2.36、2.37欧元/kg,在2001-2010年的10年间,全球平均价格从1.90欧元/kg上升到2.28欧元/kg(表6),每年上升1.8%。预计到2022年橄榄油平均交易价格将达到2.82欧元/公斤(每年上升1.8%),按人民币(1欧元兑换6.3人民币)计价约为18元/kg。
此外,我国劳动力费用正在快速上升,1991年和2010年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10元、5919元(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增长11.2%,如果未来10年劳动力价格继续保持该增长速度,依据2008年的管护成本(2400元/ hm2)估算,到2022年油茶籽毛油的成本会增加约10元/kg。目前油茶籽毛油(未精炼)的价格为40~50元/kg,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到2022年,油茶籽油可能价格远高于橄榄油。
4 结语
世界橄榄油产量和种植面积将持续稳步上升,消费量和消费范围将继续扩大,价格稳中有升。传统的橄榄油消费国及发达经济体的消费量将保持稳定,新兴经济体成为橄榄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
我国为橄榄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与橄榄油同属高档食用油的油茶籽油产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正在兴起。我国高档食用油的潜在市场为80-146万 t/年,橄榄油与油茶籽油将竞争这一市场。从品牌、质量、饮食文化方面看,油茶籽油不如橄榄油,如果未来人民币继续升值,油茶籽油可能将失去价格优势。
为应对橄榄油的竞争,油茶产业应从品牌、质量、饮食文化、价格等方面进行改善。江西省计划在全省建10个油茶产业科技园,做到良种繁育、丰产栽培、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和生态观光“五位一体”,扶持企业进行油茶籽油冷榨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发展生态观光,传播油茶文化。品牌建设是目前的短腿,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可以借鉴西班牙围绕地理标志产品树立品牌效应,在国际橄榄油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的成功经验。降低油茶籽油价格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种植者直接补贴(欧盟每生产
大豆油是我国最大的食用植物油,2009年共消费1405.6万 t,但大部分依赖进口,我国对大豆市场定价权的沦陷是大豆育种界的心中之痛,盖钧镒院士在2006年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行“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战略,目前仍未实现。油菜籽油为我国第二大的食用植物油,2009年共消费556.2万 t,其中进口油菜籽油78.5万 t、油菜籽217.7万 t,从目前看,油菜籽油仍是我国第一大自给食用植物油,但傅廷栋院士认为很难预料未来的油菜种业市场是否会步大豆的后尘。在高档食用油市场油茶籽油是否会在与橄榄油的竞争中败北,重新陷入困境,值得油茶产业的参与各方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