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址选择的意义 建库前首先要选址,地下粮仓的址选择是否恰当,是建选地下仓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它关系到工程造价高低,仓房寿命的长短,储粮条件的好坏,仓库利用率的高低,以及长期使用的效益,因此,选址应慎重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地下仓的地址,包括仓址的定位,规模与发展等几方面,应考虑多种因素。 二、布局合理 一是粮源充足。库址所在地,为满足储量的需要而选址建库,有充足的粮源。 |
二是规模适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建仓规模,防止有仓无粮。
三是交通方便。应尽量选择车船能直接到达仓库入粮地段,降低运输费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符合流向。应根据粮食运进与消费供应的合理流向选择库址,防止出现往返运输不便和迂回的现象。
三、地形地貌
修建地下仓,对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有较严格的要求,它直接关系到能否适合用来兴建地下仓。
(一)土体地下仓
它适合选择在土层较厚的冲沟、丘陵、山地、缓坡平地等地形,如河南、陕西、甘肃的平窑仓,多利用黄土高坡地带的自然坡地,水平掘进建仓;喇叭仓对地形的适应性较强,上述多种地形均可建仓,地形高低悬殊、落差大,对建造地下仓更有利。因仓体可建造深一点,仓顶覆土厚度也可相应加厚,使仓温相对稳定。
为了改善储粮的安全性,延长土体地下仓使用寿命,建造大型土洞地下仓,一般要求选址土质致密,结构坚稳、强度较高的黄粘土土质,并要求均匀、自稳定性强、地层稳定的地带。
选址地下水位低的地形,在冲沟建造地下土洞库,亦应设置必要的四周排水设施,使雨水及时排除流畅,必要时设拦洪坝阻断洪水冲击,我国中西部的一些省、区属黄土地带,地下水位低,土壤含水率小,适于建造土体地下仓,而且工程造价较低。我国长江流域主要为粘土地带,粘土层含水率一般较高,尢其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对地下粮仓的建造深度不宜过深,并要求设有排水和特殊的防水结构,因此工程造价也相应增加,故在仓地定位时,要尽可能选择土壤含水率及地下水位较低的地点,此外,应具备充足的水源和电源,并应自备发电和电力系统,便于照明、消防以及机械化作业。
(二)岩体石洞仓
一般选择山体宽厚、石质坚固、均匀、无岩口破碎带的地点建仓,还应避开滑坡、破碎带、溶裂断层、含水线和风化较多的岩石和丘陵接址的地带。粮仓的走向,最好与岩层走向成正交,要严格避免轴线走向与岩体节理裂隙相平行,以防止围岩不稳定而破坏工程结构。整体位置还应避开两山崖槽之下,以免积物层吸水渗漏,影响库体的防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