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稻米的加工环节仍处于粗放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稻米资源的增值效应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科学技术在粮食的加工和转化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立起稻米产业链创新技术。 这项新型产业模式和技术系统是这样的:稻谷经过剥壳处理后,稻壳被输送到电厂火力发电,燃烧后的稻壳变成了天然助滤剂;米糠被送到车间,提炼出的米糠油经过加工,变成营养价值极高的米糠食用油;榨油后形 |
成米糠粕,可以继续深加工和提炼出卵磷脂、肌醇、甾醇、谷维素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稻谷“吃干榨净”后的精华就是优质的大米。大幅提升了水稻综合加工产业的附加值。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的加工和转化能力较低,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水稻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稻米的加工环节仍处于粗放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稻米资源的增值效应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新型产业模式的探索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节能减排、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已经起到了明显的示范效果。带动粮食加工业水平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开创和完善新的循环经济模式,大大丰富了水稻的副产品种类,实现了节能环保,拉长了水稻的产业链条,使农产品的附加值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加工企业可以在收益增加的基础上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来收购农民生产的水稻,带动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使我国农业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高新技术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只要我们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农作物走上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最终使我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