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流程中采用圆盘剥壳机,操作中应根据油料颗粒和水分大小,调整好磨盘间距,使剥壳效率达到80%以上。剥出物用用棉籽壳仁分离筛进行头道分离,该筛的筛面分为三段,其上筛孔直径分别为Φ4mm、Φ5mm、Φ6mm。最后采用多联打筛把壳中残留的仁屑尽量分离出来,确保棉籽壳中含仁率不超过0.5%。圆打筛和多联打筛分出的仁屑中含有碎棉壳,再用振动筛分离,该筛的筛孔直径为Φ3mm~Φ4mm。将仁和仁屑合并送入下一道工序。
(2)大豆脱皮 大豆约含有8%的种皮,若以大豆制备高蛋白浸出粕,用作生产大豆蛋白产品的原料,则须将富含纤维素的种皮脱去。
由于大豆水分含量与种皮对豆仁的粘附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将直接影响大豆破碎后豆瓣上的粘皮率,统计数据表明的这种关系见2-5所列。
表2-5 大豆含水分与破碎后豆瓣粘皮率的关系
大豆水分含量/% |
大豆破碎后豆瓣上的粘皮率/% |
未干燥大豆 12 |
4.2 |
干燥到 10.5 |
2.9 |
干燥到 9.5 |
1.6 |
干燥到 8.5 |
0.8 |
由表可见,为了降低破碎后豆仁所粘附的种皮,大豆在预清理后应干燥至含水量9%左右。大豆脱皮工艺流程见图2-17。
预清理后的大豆在热风干燥塔中干燥,干燥后大豆含水分由原料的13%左右下降至9%。为保证大豆所含蛋白质的水溶性,干燥过程中大豆的温度控制在60℃。若原料含水分较低也可采用振动流化床对大豆进行干燥。在冷却和输送过程中,大豆种皮从豆仁上松脱开。然后送入双对辊破碎机,被破碎成1/4~1/6瓣。破碎大豆被输送至平面回转筛,该筛的筛体内有两层筛面,上层筛面筛孔直径为Φ6mm,下层筛面筛孔直径为Φ2mm。分离后,上层筛面筛上物为少数整粒大豆,回流至破碎机再破碎,而松脱剥离的豆皮被风吸出送至刹克龙沉降。下层筛面筛上物为碎豆及豆皮,进入垂直吸风道,此处较轻的豆皮被风吸出送至刹克龙沉降,较重的豆仁流出机外。下层筛面的筛下物为细碎豆粉也并入豆仁送入下一道工序。该工艺脱皮后,大豆仁中含皮率为1%,皮中含仁率<3%。
(3)花生脱红衣 花生仁经过良好脱除红衣和胚是制取信用脱脂花生粉或花生蛋白粉的技术关键之一。若花生仁未经良好的清选,未经脱除红衣及胚将引起产品中出现牙碜和色深等问题,不能用作食品,只能用于一般饲料。花生仁脱红衣的工艺流程见图2-18。
原料先经筛选和密度去石,使其含杂量在0.1%以下。喂入振动流化床,前段通入90~100℃热风进行干燥,后段通入冷风使花生仁冷却,该过程仅1~2min,花生仁水分由7%~8%下降到6%~7%。然后进入胶辊砻谷机,利用一对胶辊作不同速度的相对运动,产生撕搓作用而使花生仁的红衣剥离。破碎成1/2~1/4瓣的花生仁、红衣及胚再用吸风和振动筛分离,得到净花生仁。该工艺的花生仁脱红衣率为80%以上,脱胚率为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