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人员
遵守操作规程;严禁操作时粗心大意、质量意识差;人员配合要密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二)机器设备
新机器出厂时质量都经过严格检测,但是经过贮存、装卸、运输等,可能会产生损伤。特别是安装调整不当、装配质量差、不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保养,都会使机器不能发挥效能。人为原因造成频繁的排除故障、事故修理,直接影响油品质量和生产能力。启用新机器,一定要对榨膛进行除锈、磨合、试榨,在正式入榨前设法提高榨膛温度,保持进料---出饼通畅。
(三)入榨油料
筛去泥沙在加工过程中泥沙会吸油,降低油菜籽的出油率。在加工前应先筛去泥沙。原料含杂质高、质量等级低,都会直接影响出油效率和生产能力。对于收获、曝晒、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带进的杂质(有机杂质如植物茎叶、皮壳、蒿草、麻绳、布片、纸屑和各种粮粒,无机杂质如灰尘、泥土、砂石、瓦块等)和含油杂质(病虫害粒、不实粒和异种油籽等),金属杂质(铁钉、螺钉等),应当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清理、筛选,并按要求实施预处理工艺过程。
(四)工艺条件
l、入榨水份和入榨温度
无数事实证明,尽管对菜籽榨油机行为控制良好,但由于入榨水份和入榨温度控制不好或不稳定,同样难以产生正常的效果。入榨水份和温度直接影响料胚物理性质和化学过程。
理论研究的结果说明:料胚应当具有适当的水份和温度,即料胚流动性要好,油脂粘度与表面张力要尽量降低,保证料胚有适当的塑性和弹性,才能保持正常的榨膛压力。实际试验也表明:料胚入榨水份含量不能低于成饼极限,同时入榨温度的适宜范围为110~130℃。
如果水份过高,将会使料胚产生团块而影响出油;反之水份过低时,料胚被压榨成粉末状,容易焦化反而堵膛。同样,如果温度过高,料胚中的醣类焦化,蛋白质等成份被破坏,油色变深,影响油品质量;反之,温度过低时,不能形成正常的物理变化和生化的条件。
控制炉火一般用平底锅炒菜籽,都是在全部炒熟时再开口将菜籽倒出,每次都有1.5-2公斤菜籽粘在锅底被烧糊。因此,当菜籽炒到八成熟时,就要打开上部灶口,封住下部风口,以控制炉火。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灶口墙上砌一个活动槽,嵌入一块活动铁板,需要大火时,把铁板向上提,封住炉口;当需要文火时,把铁板往下放,封住风口。
入榨水份和温度,通常由预处理工序来实现。
热料上榨油分子在高温中最活跃。从炒锅中刚出来的菜籽温度为108℃,趁热上榨就可以多出油。因此,每锅炒籽量最好控制在40-50公斤,做到随炒随榨,确保热料上榨。
实践证明,在一般情况下,采用“热榨法”在出油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明显优于冷榨。采用“冷榨法”,会造成压榨次数增加,日处理量大大降低,干饼残油率增加,电能消耗明显增加,经济效益下降。还需指出,采用冷榨时,由于油料含水率高,压榨的头道饼不易捣碎;第二次压榨时,极易在料斗中架空,影响进料并需时常搅动,操作麻烦、效益不佳。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尽量采用“热榨法”。
2、榨膛压力
压榨法取油的本质,就是对料胚施加压力取出油脂。影响榨膛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出饼厚度,进料数量和预处理质量(入榨水份和温度等)。出饼厚度与出油 效率关系重要。出饼越厚、榨膛压力越小,负荷越小,出油效率低;反之,出饼越薄,出油效率高。但是超薄时,反而会加大机器负荷,造成事故。进料数量应控制在适度流量,以免产生“搭桥’’现象,维持正常稳定的榨膛压力。
3、压榨时间
压榨时间与出油效率之间有一定关系。一般认为,压榨时间长、油脂流出较漫,但是压榨时间不能过长,否则热量损失较多,反而影响出油效率和生产能力。因此,在满足出油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压榨时间。料胚在榨膛中的停留时间,主要取决螺旋轴的转速,其次是榨螺榨圈新旧程度及出饼的厚度。对于某些含油率高的油料,可以适当延长压榨时间,应当选择合适的转速。
适量掺糠菜籽含油率高,在榨筒中加压后滑动快,油还未全部榨出,菜籽饼就出榨机了。为此,可在每100公斤菜籽中掺入5-7公斤谷糠,好的菜籽多掺,差的菜籽少掺。谷糠应新鲜无杂物,筛去灰末。加谷糠可使菜籽减慢滑动速度,故能多榨油。把出油后的油脚拌入谷糠中,夹在菜籽中间再榨,也可提高出油率。
源通6YL系列型螺旋榨油机属于“高速薄饼”,所谓“高速”,是指主轴转速快,料胚在榨膛中停留时间短(一般只有几十秒);所谓“薄饼”是指出饼厚度1.5~3毫米,因此,榨螺和榨圈等磨损相当迅速。根据使用经验,通常每加工40~50吨油菜子就需要检查,更换部分易损件(尤其是3—4号榨螺和调饼头)。
由于6YL系列型螺旋榨油机压榨时间短,对某些油料(例如冷榨大豆、蛋白质保性等)是有好处的,但其他油料进一步降低干饼残油率就受到一定限制,对于不同的油料,应有相应的主轴转速。
4、榨膛温度
压榨过程中,榨膛温度直接影响到出油效率、油品质量。榨膛温度是由外阜加热熟胚与榨圈及螺旋轴表面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料胚翻动的内部摩擦而产生的热量,补偿金属机体热损失后,用以维持压榨所需的适宜温度。但是榨膛温度过高,也会导致油脂和饼色加深甚至发焦,总油份损失增加。因此,必须建立正常的榨膛热平衡关系。
(五)环境
加工现场环境,应符合制油工艺要求。准备必要的生产工具和辅助工艺例如预处理和再处理)设备,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无效劳动,保证加工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总之,好的榨油机还需要好的榨油技术来操作,才能达到最佳的出油率,保证利润。
郑州中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三十多年来专注生产研发销售榨油机,花生油精炼设备、大豆油精炼设备、核桃油精炼设备、菜籽油精炼设备、芝麻油精炼设备、胡麻油精炼设备、山茶籽油精炼设备,是中国农业部重点推广品牌,享受农机补贴!
油料出油率(参考值)含油量(参考值)
花生仁33% ~ 42% 44% ~ 48%
白芝麻30% ~ 38% 56% ~ 60%
黑芝麻33% ~ 38% 45% ~ 50%
核桃仁48% ~ 55% 50% ~ 55%
葵花籽38% ~ 45% 50% ~ 55%
油菜籽28% ~ 33% 38% ~ 40%
紫苏籽20% ~ 25% 35% ~ 40%
南瓜籽25% ~ 30% 45%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