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在榨油机榨膛内推进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力作用而将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挤压力的来源如下:
1、榨螺螺纹:通过榨螺的螺纹逐渐变浅,压榨空间逐渐变小而产生,这是产生压力的主要来源;
2、高压点:依靠高压点对油料的推进过程形成阻碍,降低油料推进速度而形成压力。由于增加高压点(即增加压榨级数)会导致榨油机产量下降、油品品质下降而没有被采纳。
科学理论和实践证明:4级压榨榨油机的设计符合2013年的国家最新标准JB/T9793-2013,已经实现了一次榨尽,因此5、6、7级压榨是多余的、无用的设计,因为不可能无限制增大对油料的压力,继续增大压力反而还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所以绝不是压榨级数越多越好,否则10级压榨早已出现。
二、5、6级压榨的缺陷
1、产量降低:与4级压榨相比,5、6级压榨的榨膛长度需加长,油料推进时间就会增加;高压点增加,油料推进阻力就会增加,那么在相同时间内,5、6级压榨的产量就将降低。
2、油品品质降低:增加压力会急剧增大榨膛内的摩擦力和阻力,温度将急剧上升,导致油品高温损耗,损失油品的营养成分,油颜色变深,油饼焦糊味影响售价;还可能产生高危致癌物—苯并芘,用户利益受损。
3、出油率降低:榨膛内温度升高,油品在压榨时就会产生油烟造成消耗且出油率就会略有降低,
4、使用成本上升:5、6级压榨增大挤压力时必然要增大压榨负荷,所以电能消耗增加,配件磨损增大,操作难度增加,维修次数增加,用户使用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