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剥壳设备葵花籽剥壳机、圆盘剥壳机、刀板剥壳机、齿辊剥壳机、壳仁分离组合机、乌柏籽仁壳分离机、刀笼剥壳机、离心剥壳机、辊式剥壳机、壳仁分离筛。
(2)剥壳要求
①仁中含壳率(3.94目/厘米筛检验)棉籽仁不超过10%;花生仁不超过1%;葵花籽仁不超过10%。②壳中含仁率(手拣)棉籽壳不超过0.5%;花生壳不超过0.5%;葵花籽壳不超过1%(如有整籽,剥壳后计入)。
4.油料干燥油料干燥是指高水分油料脱水至相宜水分的过程。油料收获时有时在雨季,所以水分含量高。为了安全贮藏,使之有适宜水分,干燥就十分必要。
利用干燥设备加热油料,可使其中部分水分汽化,同时,油料四周空气中的湿度,必须小于油料在该温度下的表面湿度,这样形成湿度差,则油料中的水分才能不断地汽化而逸入大气,并且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油料表面的空气量越多,则油料的脱水速度越快,干燥设备强制通入热风进行干操,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常用的干操设备有回转式干燥机、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和平板干燥机。
5.油料破碎用机械的方法,将油料粒度变小的工序叫破碎。破碎的目的,对于大粒油料而言,是改变其粒度大小利于轧胚;对于预榨饼来说,是使饼块大小适中,为浸出或第二次压榨创造良好的出油条件。破碎常用于大豆、花生仁、油棕仁、椰子干、油桐籽和油茶籽等颗粒较大的油料或预榨饼。油料破碎的工艺指标列于表1-8中。
破碎设备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牙板破碎机、辊式破碎机、齿辊破碎机和锤式破碎机等四种。
6.油料软化软化是调节油料的水分和温度,使其变软。增加塑性的工序。为使轧胚效果达到要求,对于含油量较低的大豆、含水分较少的油菜籽以及棉籽等油料,软化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大豆,由于含油量较低,质地较硬,如果再加上含水分少,温度又不高,未经软化就进行轧胚,势必会产生很多粉末;对含水分低的油菜籽(尤其是陈油菜籽),未经软化就进行轧胚,也难以达到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含油量较高的油料,是否软化就应慎重考虑。例如花生仁一般不予软化;新收获的油菜籽,当水分含量高于8%时,一般不予软化,否则,轧胚时易粘辊面而造成操作困难。
7.油料轧胚轧胚亦称"压片"、"轧片"。它是利用机械的作用,将油料由粒状压成薄片的过程。轧胚的目的,在于破坏油料的细胞组织,为蒸炒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便在压榨或浸出时,使油脂能顺利地分离出来。
对轧胚的基本要求是料胚要薄,面均匀,粉末少,不露油,手捏发软,松手散开,粉末度控制在筛孔1毫米的筛下物不超过10%~15%,料胚的厚度:大豆0.3毫米以下,棉仁0.4毫米以下,油菜籽0.35毫米以下,花生仁0.5毫米以下。
轧完胚后再对料胚进行加热,使其入浸水分控制在7%左右,粉末度控制在10%以下。当棉胚厚度增至0.4毫米以上,即使增大溶剂量,也难以达到较低的残油率。因此,必须采用压力大的液压轧胚机,使胚片厚度控制在0.25~0.30毫米,且胚片坚实。这样既不会增加胚片的粉末度,又有利于溶剂的浸出。常用设备有:单对辊轧胚机、对辊轧胚机。
8.油料蒸炒油料蒸炒是指生胚经过湿润、加热、蒸胚和炒胚等处理,使之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并使其内部的结构改变,转变成熟胚的过程。
蒸炒是制油工艺过程中重要的工序之一。因为蒸炒可以借助水分和温度的作用,使油料内部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例如细胞受到进一步的破坏,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磷脂和棉酚的离析与结合等,而这些变化不仅有利于油脂从油料中比较轻易地分离出来,而且有利于毛油质量的提高。所以,蒸炒效果的好坏,对整个制油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出油率的高低以及油品、饼粕的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1)层式蒸炒锅主要油料料胚经5层蒸炒锅处理后,榨油机上的蒸炒锅,其炒胚后油料的水分和温度,通常就称为入榨水分和入榨温度。
(2)热风炒籽机热风炒籽机主要用于机榨香麻油、芝麻酱、浓香花生油制取中芝麻、花生仁的均匀焙炒。经该设备烘炒的芝麻粒色泽均匀,表面疏松,且温度高、入榨水分低,出油率可达46%~48%。由于该设备是实行连续化、全封闭生产,从而优化了生产条件,改变了我国长期利用平底炒锅焙炒芝麻的状况。
9.油料挤压膨化一种以挤压膨化为基础的新方法,正在用于对浸出前的油料进行预处理。由两个半圆筒形机壳组成的圆筒形机膛内,有一根具有固定螺距和直径的螺旋轴。螺旋轴上的螺旋线不连续,间隔中断。机膛内壁上有凸出的破碎刮刀。油料出口处是一块有槽孔的模板,模板外有一个随轴旋转的切割器。在接近进料器的机壳外壁上有加水管阀,在接近出料端的机壳外壁有数个直接蒸汽注入管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