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料中含有油脂、胶质和相对较多的糠蜡等成分,其中的胶质和蜡在米糠受热时,以互溶状态转移进入油脂中。因此米糠油设备的工作,从经过加热处理的糠料中榨取的油脂,含有较多的胶质和蜡质。若以为加热的糠料,用溶剂在低温条件下(20度)进行浸出取油,由于溶剂(乙烷低温时,对幼稚的溶解度大,对胶质和蜡质溶解度小)对米糠多中的胶质和蜡质溶解具备选择性,因而用乙烷在低温状态下所制取的浸出毛油,所含胶质和蜡质相对少的多。
米糠加热后,纵然浸出温度较低,溶剂对胶质和蜡也失去了选择性,将起不到降低毛油中胶质和蜡含量的作用。因此,米糠进行浸出之前不要进行加热。
糠料低温浸出时,没有热的助溶作用了,全靠溶剂循环萃取,以达到降低糠粕残油的目的。但生米糠为粉末松散物,浸出时易于结板,使溶剂通过料层的渗透性变差,浸泡不能充分接触,出油率降低。所以,米糠进行浸出处理前,必须进行造粒。
米糠经筛选分离碎米和杂质后,送至设有搅拌装置的混合容器中,喷入冷水,调整水分之14%左右。然后送入造粒机加工造粒,造粒机可采用饲料工业造粒机,造粒米糠料得浸出糠粕,残油可在1.5%以下。
浸出过程中,控制料温不超过20度,新鲜溶剂温度5度左右,造粒后糠粒料温度约40度。混合油过滤、蒸发、气体及溶剂蒸汽冷凝回收;湿粕的烘干、脱容和冷却及溶剂的气提冷凝和回收等,与常规浸出工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