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企业执行的都是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也制定了相应的企业标准,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经验主义,对机具的内在质量(生产流程)把关较严,对国家强制标准中的安全要求重视不够,个别企业连三包凭证、安全警示标志都提供不出来,大部分企业安全警示标志不全。说明企业对CB 10395, GB 10396及其相关的安全要求执行力度不够。
现有标准不足的3个表现:一是现有标准是在二级压榨的基础上制定的性能指标(如吨料电耗),但随着产品不断地改进提高,同一机型出现了三级四级压榨、电加热等,由于压榨级数的增加,榨膛内的压力增大,再加上电加热,吨料电耗相应有所增加,标准应就不同的压榨级数、是否电加热等性能指标有所区别;二是标准中规定了原料(如大豆花生为三级、油菜籽为四级),但无具体内容,操作使用较为困难,应在标准中列出不同级别原料的具体要求;三是在南方榨油基本上都是熟榨,但原料的炒制过程与炒锅都没有较为详细的相关标准。
榨油机产品使用情况及适用性分析
我省生产榨油机厂家及其用户对其榨油机的产品性能、出油率、三包服务、安全性等基本上是满意的,因为我省主要油脂原料为油菜籽,其生产的榨油机不仅能满足本省市场的实际需求,还满足周边省份的需要;不仅能压榨油菜籽,还可压榨花生胡麻等油料作物;不仅能熟榨,还可生榨,适用性比较广泛。在我省至今为止没有一例质量投诉,没有发生一例重大质量事故,我省用户对榨油机质量投诉的产品都是外省生产的产品。
5.榨油机行业现状的分析和发展趋势的估计
我国13亿人口每年消耗植物油总虽1001)万t,由于农村榨油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全国植物油年总产值仅700万t,也就是说,我国虽是农业大国,油料大国,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300万t植物油,才能满足人们较低水平的需要。
现有市场上所销售的中小型榨油机,绝大部分是那种简易的榨油机,出油率一般在30%-35%左右,榨出来的油须经过过滤和一定时间的沉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村需求的提高,榨油机行业总体上是在不断进步,有些方面较过去有所突破,为了提高出油率,出现了三四级压榨、电加热;为了提高油品质量,增加了真空过滤装置等,其发展趋势为带真空过滤、电加热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板型榨油机将逐步取代简易榨油机。
6.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和促进行业发展的建议
制约因素:(1)榨油机厂家民营化后,虽然这两年企业有所发展,且具有一定规模,但这一规模是低档次的规模,很多企业带有小富即安的思想,不思进取,只想保持现有规模,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带有随意性,都是老板说了算,一切按老板的意志办,没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化企业管理办事。(2)中小型榨油机榨出的油没有经过后续处理,其市场只局限于农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用油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发展。
建议:(1)不断完善国家行业标准并加大对企业的宜贯力度。(2)发展小型毛油后续(炼油)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