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发展粮食烘干塔机械化的思路与建议
一、发展思路与建议从南郑县的实际看,该县有30个乡(镇),504个村。其中粮油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平川、丘陵和浅山区,发展粮油烘干机械化应以这一区域为主。根据国有农场和发达地区的经验,全县应以镇为中心,建设40个烘干机械化示范中心;以粮油主产区的社区为基地,建设50个示范点。在发展路径上,应是“国家扶持为引导,民间投资为主体,合作共建为基础,区域服务作示范,股份公司为运行机制,社会化服务提效益,科学规划作指导”。具体发展可有四种模式:
1.有实力的粮油收储企业建机械化烘干中心配备必要的农作物收后水分、含杂率等检测设施,使联合收割机收获后的粮油直接交由收储企业进行干燥处理;根据国家粮油收购政策,合理确定价格,折算为成品粮油;收储企业为交粮农户建立账户,扣除烘干费用后的部分,为农户实际所得。农户凭证支取现金或成品粮油。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建粮油烘干中心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主业的公司,可以实行服务“前移”,由收购、加工成品粮转变为收购原粮。把服务的“链条”延长到生产环节中。
3粮油生产大户股份制联建烘干示范点以满足自身生产发展需求为主,同时为周边农户提供烘干服务,在发展中壮大成长。
4.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建社区粮油烘干示范点通过为木社成员提供粮油烘干服务,来发展壮大合作社;为周边农户提供服务来产生示范效应,增强凝聚力。
农机部门要根据实际统筹规划,明确重点,分步实施。通过立项、购机补贴、整合资源等加大机械化干燥示范推广工作力度。要尽可能与联合收割机、粮食初(深)加工相结合、相配套,形成产业链。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扩大影响。抓好技术培训,做好机具售后服务,以真切的实效和优质的服务促进农民自觉接受和主动应用。
同时还要合理造型配套,将适应性强、多功能、高效率、节能、优价的烘干机推荐给农民。并探索合适的运行机制,有效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我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发展粮食烘干塔机械化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进行的课题;也是农机化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因此,粮食烘干塔机械化将是今后5~10年农机化发展的“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