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粮食烘干塔系统除尘系统的设计分析
粮食在收割,运输,暂存过程中都会夹带一些灰尘、沙粒、谷壳及破碎粮粒等杂质。而粮食在加工过程的流通过程中,这些杂质中的细微粒又极易飞扬到空气中,影响工作环境,对生产人员身体产生很大危害;且在密闭的环境中,粉尘也容易引起爆炸。我国现阶段使用的玉米烘干机工作流程大都是粮食倾倒进地坑,再由经提升机输送进人烘前仓,再提升进人粮食烘干塔烘干,后由皮带机输送干粮。粮食在整个烘干系统的运输过程中会夹带杂质,且由于提升输送过程中的撞击挤压等作用又会产生部分破碎粒,导致飞扬到空气中的粉尘很多,严重影响工作环境,因此除尘系统必不可少。
1设计理论
粮食流通过程中除尘风网的组合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独风网,一种是集中风网。粮食烘干塔流程中所需除尘的设备较少,且每个吸风点的所吸杂质相同,各个设备与吸点很容易组合一起,适合采用集中风网的形式。
2.除尘设备的选择
(1)旋风除尘器。原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灰尘因离心力从气流中分离碰到器壁后靠重力作用落人灰斗,洁净空气下旋到出口排出。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管理,成本费用较低,所以应用比较广泛。
(2)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是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的装置。但是,随着粉尘在滤料表面的积聚,除尘器的效率和阻力都相应的增加,当滤料两侧的压力差很大时,会把有些已附着在滤料下的细小尘粒挤压过去,使除尘器效率下降,并且除尘风量变小。
3.吸尘口的选择与位置确定
确定好粮食烘干塔的工艺流程后,确定吸尘口的位置:烘干系统粮食流动过程中,一般在粮食卸料(卸粮坑或者卸粮地沟)、粮食初筛后进烘前提升机、烘后粮食输送和提升等位置均需要设置吸尘口。以玉米烘干系统为例。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此烘干系统所需风网管路分支共4段,吸尘点共8个。此烘干工艺卸粮装置为地沟输送,由于一般地沟输送机处粉尘相对较小,且支路管线较长,所需吸尘点多,对整个除尘风网动力分布影响较大,一般地沟输送可不设吸尘点;若为普通地坑卸粮,可考虑设一个吸尘点。吸尘罩的形状有方形或者圆形,为方便安装和密封,一般采用方形吸尘罩。
4.风网管路设计
沙克龙位置一般由烘干设备工艺设计时确定好,没有特殊情况位置不在变动。风管在下空分布时为绕开障碍物,若沙克龙吸口位置低,风管走向难免会下下起伏,为避免此现象,一般沙克龙吸尘口高度为3m左右。
(1)阻力平衡问题。在风网设计过程中,风网的各个支路应达到阻力平衡,否则会产生阻力大的管路吸尘效果差甚至不工作的现象。若某一支路线路长且吸尘口多而集中,应加大管径或在其他支路增加插板用以增加阻力。
(2)线路尽量最短。在不与烘干设备发生干涉的J清况下尽量走直线,取最短的风管路程。
(3)尽量减少弯头个数。为减小弯头带来的阻力,在路线走向合理的情况下减少弯头数量。
5.总动力的确定
确定好吸尘口的个数和位置,画出精确的风网树状工艺图纸,确定各设备及管路的吸尘阻力和吸风量。W风速的选择。风管中风速应适宜,若风速过低,管道内灰尘容易滞留,在弯头处易造成堵塞。若风度过高,也就是风机选型过大,又造成浪费。一般烘干系统除尘风网的风管风速为V=14~20 m/s,初选风速为15m/s。
6.设计结论
经各个烘干现场的实际验证,此配置的除尘风网结构使得烘干现场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且通过对烘干系统的除尘风网的设计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总结出了适用于一般烘干系统的风网结构,希望对烘干机生产企业改进技术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