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推广普及粮食烘干塔处理技术的探讨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粮食生产从耕地播种、田间管理、收割到脱粒的机械化作业,然而对粮食的烘干处理还未普及和实现机械化,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晾晒方式。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收获后的机械化烘干处理应是重要工作。
粮食烘干塔处理是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发展农村粮食生产的一场技术革命.它提高了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实现了劳动者与土地、技术、装备的合理组合。在我国黑龙江、古林、新疆等粮食生产基地,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先后引进并使用了大型粮食处理盆为10~25吨/小时的各种型号谷物供干机,与粮食清选机、金属粮仓等组成植食处理中心,实现了粮食生产从种、管、收、烘干、贮存等机械化作业,为我国农业全面普及机械化做出了示范。我国华东、华北地区,由于农户种植面积一般在10亩以下,每户产粮平均在1-3吨之间,大型谷物烘干机不适应这些地区的实际需要。研究开发能耗低、可靠性好、使用方便的小型烘干机是解决传统晾晒方法和避免因晾晒场地的积极有效途径。山东省高密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与农业部干燥设备质t监督检测中心合作开发的适合华东、华北等地区农户使用的小型移动式谷物烘干机,就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机在设计上参照国际上较先进的美国“阿尔格来德’烘干机结构原理.采用角盒文叉式结构,具有烘干均匀、温度可调、仪表监侧、运枪方便、易于操作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农户在不同装机容t下烘千作业,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使用。
推广普及粮食机械化烘千处理技术是提高农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一、可以解放农业生产力。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从修制田间简易晒场(有些地方叫场院)到反复翻晒粮食和早晚摊场、收场都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如果采用机械烘干就可以减轻劳动强度,缩短用工时间。腾出时间在科学种田、粮食深加工、农副产品养殖等方面多投入。其二、成本相应降低。采用人工晾晒方式,不仅要耗费人力,还要耗费物力。如人工晾晒需要准备操作工具和防雨物品,如果把用工时间折算成费用也是不小的经济支出。而用粮食烘干塔机烘干粮食.可降低人力费用和物资费用。按1吨粮食计算,从收获后的高水份到烘千后的低水分(粮食安全储存标准),烘干成本仅需25~30元,按户产3吨小麦计算、仅需75 - 90元就可达到入库水份要求,节省的劳动时间可安排其它劳动项目,获取新的经济收入。其三、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最近我们走访了部分农户.从他们那了解到.广大农民对收获后的粮食供干处理越来越关心.已从阴雨季节需要粮食烘千转变到晴天也需要粮食烘干塔的认识上来。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收获季节因天气原因而造成的损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会更强,收获把握将更大。可见,用粗食供干技术处理粮食比传统人工晾晒经济实惠,预计到21世纪初,粮食烘干塔处理技术会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粮食生产全过程实现机械化会变为现实。
更多粮食烘干机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