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粮食烘干塔机械化己成当务之急
粮油收后机械化烘干及相应配套服务体系是空白。过去一家一户种植而积三五亩,自家场院(占地三五分)硬化后作为晒场就可以满足粮食收后干燥需要。现在种粮大户种植而积若达到100亩,夏季产粮20吨,秋季产粮60吨,就需要10亩地的大晒场,这是农户无法达到的。南郑县有“十年秋收九年淋”的气象条件,稻麦收获期常常出现阴雨霉雨大气,收获后粮食含水率往往高达24%~35%。因谷物来不及晒干造成霉变发芽以及在晾晒过程中抛洒造成的损失,一般年景达5%,灾年达15%以上,种粮大户年均损失价值高达2.5万元。由此造成的后果,一是自然干燥谷物达不到国家收储标准,其等级降低,交售价下降3%一5%,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二是自然干燥耗费的人工成木高,每亩水稻自然晾晒耗费1.5工日,价值达90元;三是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巨大的晒场建设费用也是农户无力承担的;四是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也会大大降低有限土地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