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烘干机的烘干工艺对稻谷烘干的影响
烘干工艺既影响烘干品质,又直接决定稻谷烘干机的结构。在烘干过程中,当谷粒内部水分向表面转移的速度跟不上表面水分蒸发的速度时,甚至在出现表面硬结现象时还通以热风,就会降低烘干效率和烘干品质。换言之,烘干的能量不是获得的越多越好。获得一定热量后的稻谷,在停止对其加热后的一段时间,其烘干的速率并没有下降,谷物靠其自身所获得的余热使内部水分向表层扩散,使表层在获得充足能量后,仍旧有水分散失而不至于产生胶结硬化。谷粒这种“以内养外、以外带内”的烘干状态,使内外水分散失和热量循环产生平衡,减少了内应力的产生和不良影响,不仅保证了烘干品质,还有节能功效。
稻谷这种烘干特性称为缓苏,就是将阶段烘干后的稻谷在稻谷烘干机里或保温或自然冷却一段时间,使谷粒内部水分在残存能量作用下向表层扩散,表层的高热量向谷粒内部传递,降低谷粒内外水分梯度和温度梯度,消除由此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实验表明,缓苏处理是提高烘干降水和节能降耗、降低爆腰率、保证高出米率和整米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增加缓苏工艺来制定合理的烘干工艺流程。即采用预热一烘干一缓苏一冷却,或对于高湿稻釆用预热一烘干一缓苏一烘干一缓苏一降温冷却一缓苏一常温冷却的工艺流程。
日本的水稻烘干机釆用较高的缓苏比,平均值为5:1,有的稻谷烘干机的缓苏比高达10:1。美国的稻谷烘干机缓苏比平均为8:1 。稻谷烘干增加缓苏阶段是国内外研究公认的结论,但事实上缓苏是一个极难把握的处理工艺。在烘干过程中,什么时候进行缓苏、采用哪种缓苏形式、缓苏多长时间、进行几次缓苏循环、与哪种烘干工艺流程相结合最优、在什么样的干燥参数条件下缓苏最好等诸多问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形成结论。
更多粮食烘干机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