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降低温度和低温防腐效果出发,在实际中,两个冷却阶段是不同的。如果粮食的温度降低到10--0℃,则认为粮食是第一阶段冷却。在这些条件下,特别当温度为5℃和更低时,粮食所有成分的生命活功强烈降低。在这个温度下,害虫不能发展,微生物的增长大大减缓,而在水分达16%的粮食中完全不能中止。
粮食的温度降低到负值(冰冻)是冷却的第二阶段。这可保证粮食休眠和长期储藏的效果。但是,在这个情况下,潮湿的粮食自由水冻结,形成冰晶,引起细胞破坏和胚死亡。在冰冻条件下,干粮食的发芽率不降低,因为结合水没有冻结。根据这个原理,制定了特别珍贵的种子在液态氮中,当温度为—196℃条件下储藏数年的方法。
春季,在过冷的粮食中表面可能很湿润,因此,有一层粮食发热。所以,粮食种籽不提倡冷到-3--5℃以下,这并不意味着,冬季对粮食使用专门的加温办法没有必要。
粮食呼吸的强度和特性与粮粒空间空气的成分有关。只有存在氧气时才有可能是正常的,即高水分粮食的需氧呼吸才能进行,在粮食的组织中积蓄着酒精,种籽的生命活动很快丧失。但是,这种粮食的食用和饲用价值没有明显变化。由于厌氧呼吸时排出的热量大约少30倍,有害的微生物不能够很快发展,粮食密闭和缺氧储藏是饲用潮湿粮食防腐的一个工艺方法。
干粮食的呼吸强度很小,经受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的副作用,长时间储藏完全没有氧气。粮食的成熟度,饱满度,受损度,被有机杂质的污染度对其呼吸的影响很大。未成熟粮粒,即使把它们烘干,其呼吸强度仍比成熟粮粒强2—3倍。储藏时未成熟粮粒不很稳定,经常有高的水分,微生物在其中很快发展。
不饱满粮粒与正常粮粒相比,有相对大的表皮面积和高的吸湿性,呼吸强度很大,储藏时不很稳定。这种情况在发芽粮粒和有机械损伤的粮粒中可观察到。
这样,为了提高粮食储藏的稳定性,必须在粮食收获以后,使用清理和分级的方法,尽可能快地从粮食中分离出所有呼吸强度大的杂质。分离出来的质量差的粮食杂质送往饲科厂加工,或者单独存放。
更多粮食烘干机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