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准备:熏蒸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坚持科学态度,增强工作责任感。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二)根据仓容、存粮数量,科学确定用药数量,填报用药申请单,由法人代表签字后,方可领取磷化铝。负责人:防化员。
(三)组织准备:领导要亲临现场,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和安全措施。由具备高级及以上资格的粮油保管人员担任熏蒸作业负责人。所有施药人员必须持有粮油保管员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安排救护、后备、计时、封门及保卫人员,协作搞好熏蒸工作,做好记录。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四)制订熏蒸方案:根据粮食储藏情况制订熏蒸方案,并上报粮食局备案,科学确定药剂种类和用药剂量、施药时间及施药方法。并认真填写粮油仓库熏蒸记录表。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防化员、副主任(仓储科长)、分站长。
(五)准备用具和器材
1、散装粮应平整粮面,包装粮要求粮堆平整、牢固,堆与堆之间要架好安全过道,出入口通畅,便于施药人员安全出入。负责人:防化员、副主任(仓储科长)分站长、保管员。
2、根据使用的药剂和施药方法,切实准备好各种用具和器械。应配齐防毒面具、橡胶手套,药盘、报警仪、仓外投药器、滤毒罐等。防毒面具和滤毒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且在保质期内,使用小药包投药时,每个小药包重量不得超过20克,袋内留有1/3空间便于挥发。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防化员、副主任(仓储科长)、分站长。
(六)密闭门窗:用压膜槽和塑料薄膜密闭窗口。负责人:防化员、副主任(仓储科长)、分站长、保管员。
二、熏蒸施药
(一)统一指挥,紧密合作
1、施药前,首先由指挥员讲明药剂性能、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施药信号。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2、进仓熟悉施药区域,进行施药演练。负责人: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3、由指挥员对施药人员佩带防毒面具、手套、工作服等防护情况做一次全面检查,并设有安全员,监督操作。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4、施药人员到各自负责的施药区域待命。负责人: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5、指挥员发出施药信号,施药人员应自内向外地根据计划的施药路线,循序进行。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6、救护和后备施药人员要密切注意施药人员的动态,做好应急准备。当施药人员退出熏蒸现场后,要协助指挥员检查施药情况,有无发生燃爆及其它情况,如一切正常,和指挥员一同退出现场。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二)清点人数,封门测漏
1、由安全员清点人数,记时人员分别记载每个人接触毒气的时间,并在每人使用的防毒面具卡上写好记录。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2、仓内人员全部退出现场后,指挥员再通知封门。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3、由封门人员迅速密封仓门,然后用报警仪检查门、窗有无漏气情况,以保障公共安全和熏蒸效果。负责人: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4、未用完磷化铝应及时于当天收回,送回药库,做好记录,分站不得存放磷化铝。负责人:防化员。
三、熏蒸善后处理
(一)设立“仓内有毒,请勿靠近”等醒目标语,设置20米左右的隔离带,隔离带以内严禁人、畜停留。负责人: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保管员。
(二)密闭时间:磷化铝熏蒸施药后,必须密闭14天以上再开仓散气。负责人: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保管员。
通风散气:散气时必须戴好防毒面具,从仓外先开下风方向的门窗;再开启上风方向的门窗,借空气对流作用排除毒气。散气时间5天以上。气温较低,空气温度或粮食水分较大时,还要适当延长散气时间。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三)散气时要派有经验的人到下风方向的附近居民区、检测有无毒气影响。负责人: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四)通风散气后,应对仓内的残毒进行测定,确认磷化氢浓度在0.3mg/m3以下,方能进仓工作。负责人: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
(五)处理残渣:通风散气后,应及时处理残渣及药罐。由于残渣及药罐尚有余毒,应收集处理好,以免污染粮食。收集后的残渣药罐应在离水源50米以外僻静处挖坑深埋,并做记录,责任人签字存档。负责人:防化员、副主任、分站长、保管员。
(六)用过的器具要洗涤后妥善保管,以备下次使用。负责人:副主任、分站长、保管员。
(七)检查熏蒸效果:熏蒸后应检查害虫的死亡率,粮食水份和粮温变化情况。负责人:副主任、防化员、分站长、保管员。
(八)预防害虫再感染措施:在熏蒸的仓房四周喷洒敌敌畏防虫线,经常保持仓内外的清洁卫生,未经消毒的包装器材和用具不得携入仓内使用。
更多粮食机械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