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收储机械化水平、提升储粮科学化水平、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是新形势对全面提升粮库功能的新要求。”陈杰解释说,这也是江苏把粮库维修改造项目建设成为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和廉洁工程的目标追求。
提升收储机械化水平,是粮食由包粮运输向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运输变革的重要内容。江苏近年来添置先进适用的清理、输送、补仓、平仓、散粮接卸等仓储作业设备4000台(套),增强了粮库机械化作业能力。
太仓市投资750万元,对全市规划内粮库全面进行功能提升,实现码头吸粮、电子称重、机械输送、低温保粮、环流熏蒸、自动检测等粮食作业全流程机械化、自动化控制,粮食“四散化”水平达到100%。
该市针对种粮大户和粮食购销企业快速出售高水分粮食的迫切需求,2013年投入1300万元推进低温烘干设施建设,在沙溪、新塘、南郊等粮库配置烘干设施,目前全市低温烘干设施达到520吨装机容量。
低温储粮,绿色储粮,是江苏“提升储粮科学化水平”的有效实践。江苏位于长江下游,是全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地表水资源比重之大列全国之首。这就为大力发展地表水源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提供了优势条件。
在南京将军山粮库,记者见识了这种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应用的好处:浅层地能将地下水或河水从18℃降到10℃,耗能仅为谷物冷却机的1/3;实施浅层地能控温系统,粮食储存时间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降低粮食损耗;利用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能有效控制虫害的活动和繁殖,减少使用药剂熏蒸杀虫次数,减少药物残留;此外,还有保持粮食新鲜品质和增加储粮效益等益处。
建于2012年的洪泽湖粮食物流中心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粮库“自发自用”,1148块薄膜型电池板铺置而成的3000平方米建成粮库小型光伏电站,每小时最大发电能力达109.6千瓦,设计使用寿命达25年。
江苏的“绿色储粮”不仅于此。常州城北国家及地方粮食储备库屋顶光伏电站,每年可向该粮库提供绿色电力112978.2千瓦时。每年节省了39.54吨标准煤,减少烟尘排放203.36千克,减少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1095千克。
近年来,江苏粮食系统科学储粮技术应用面不断扩大。到去年底,全省1085万吨仓容****了微机测温系统,占全省有效仓容46.7%;887万吨仓容实现了环流熏蒸,占有效仓容的39.8%;1983万吨仓容实现机械通风,占有效仓容的85.4%。
科学管理:数字粮库增效防腐
秋粮收购季节,在位于太湖畔的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看粮食收储,别有情状:一辆卡车缓缓驶上地磅台刚刚停稳,电子语音播报器就报出了汽车重量。磅台边竖立的LED电子显示屏也显示“重量10532千克,请前往28号仓”的字样。
磅台周围,车辆检测器、传感器、RFID(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摄像头等多个物联网传感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将粮车与车上装载的粮食信息全被记录在电子标签里,包括品种、等级、干湿度、送达粮仓序号等。
负责“数字粮库”软件系统的技术人员介绍,这种数字系统,摆脱了以往手工写数、登账、统计的落后方式,实现了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业务流程,业务处理快速、准确。粮库管理员在办公室就可以查看过磅车辆,实时监视过磅情况。
更多粮食输送机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