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烘干机的必要性
我国粮食年产量约为5亿吨(编者注: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为60709.9万吨,2013年粮食产量为60193.5万吨),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存在的损失高达18%左右,与全世界每年粮食霉变损失3%的标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损失中,因为气候原因,谷物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就高达21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直接造成的损失达180亿~240亿元。
根据测算数据,2013年全国实际粮食机械化烘干总量约为6100万吨,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13%。而美国、日本的粮食机械化烘干率均在95%以上,凸显出我国粮食烘干加工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的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农业生产已进入科学化、标准化、集约化、企业化规模管理的模式,农业生产的工具越来越现代化。
传统的粮食干燥方式主要是道路及地面晾晒,这样既增加了粮食的杂质,也降低了粮食的品质,又带来了交通隐患,且处理能力有限,损耗大,劳动效率低。然而,粮食一旦集中收获,没有较大的晒场,遇到下雨天,发芽、霉烂是常有的事,苦不堪言。看到自家辛辛苦苦打来的粮食发芽、霉烂,乃至坏掉,谁不感到心疼?有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把粮食上打除草剂来缓解粮食的损失率,造成粮食的二次污染,严重损害了国家粮食安全。因此粮食烘干设备,也就成为了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的重要农具之一。
我国粮食烘干机产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粮食烘干机生产企业有几百家,一些技术落后、产销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用价格偏低的劣质产品来冲击粮食烘干机市场,利用价格差打政府补贴的擦边球。众所周知,用户的购买动力几乎全部依靠政府的补贴政策来拉动,很多地区补贴资金占据实际购机款的较大部分,购机者很少出钱,甚至不出钱,甚至还有的补贴后倒找用户钱。若无补贴支持,粮食烘干机几乎很少有用户问津。由于在购买粮食烘干机中,价格补贴比例偏大,更因进入补贴基本没有强制标准,门槛低,因而导致对烘干机的终端价格敏感性增强,成为影响用户选购烘干机的首要因素。产品质量虽然在影响用户购机选择等诸因素中位居次席,但也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用户购买烘干机的选择。
粮食烘干机是支持农业生产、改善粮食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农业机械,是发展、创造农业生产价值的有效工具。某些人没有把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当回事,想法强占政府补贴资金,感到自己面子大,有本事。闲置不用,用之应酬,有的根本就没安装,等着卖废铁。还有某些厂家生产的粮食烘干机,技术和性能都不成熟,只会生产不懂使用,导致粮食质量、品质严重下降,不完善籽粒高达90%以上(国标6%-8%),破碎率、损耗率均超过10%,有害元素超标,污染杂质过大,糊粒、爆腰非常普遍,烘干机着火也是常有的事。不但没有给农民带来好处,反而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粮食卖不上价钱,农民的收入也相应减少,让国家的惠农资金付之东流。
有关部门应通过兼并、整合,按照三包服务承诺,严把质量关,实行“谁推广谁负责”的制度,把那些技术不专业,服务不健全,质量不达标的粮食烘干机企业清退出去,与那些思想不健康的人士划隔界线,不要让他们趁机而入。
更多粮食烘干机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