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粮食粉尘爆炸对粮食企业安全生产的威胁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粮食粉尘爆炸问题在我国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论是“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骨干库改造”,还是“国家储备库”建设,粉尘防爆问题受到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等各方面的重视,有关部门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粉尘防爆措施。但由于粉尘防爆知识在粮食行业中普及得不够,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如“开放空间不用防爆、采用粉尘防爆电器装置就可以防爆、用气体防爆电气设备代替粉尘防爆电气设备或者平房仓不用防爆”等不少错误的认识。
粮食粉尘是可燃的有机物,当这种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一旦遇到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粮食粉尘爆炸的例子并不鲜见,据报道,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一起粮食粉尘爆炸事故。粮食粉尘一旦爆炸,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粉尘爆炸有3个必要条件:①粉尘本身可以燃烧;②粉尘与空气混合物浓度在爆炸极限内;③存在足以点燃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在封闭的空间内可燃性悬浮粉尘是典型的危险源,燃烧会导致化学爆炸。导致爆炸的直接原因是粉尘浓度处于爆炸极限之上,同时有火源或高温。粮库作业中粉尘浓度较高的主要是粮食水平输送机和斗提机内部。另外,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范》(GB50058-1992),工作塔、浅圆仓地廊、打包间、火车接发设施等安装有良好除尘效果的通风装置时,可降低设防要求或设为非爆炸危险区,正常情况下没有粉尘爆炸危险。
2 粮食仓储职业病危害与环境的关系
粮食仓储主要职业病危害有:①粉尘的危害。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X线胸光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中断改变、粟粒状结节影、肺气肿、胸膜增厚以至尘肺;②农药的危害。粮仓常用敌敌畏、防虫磷、磷化铝、氯化苦等农药防虫治虫。敌敌畏、防虫磷属中、低毒性的有机磷农药,对于血液中的胆碱酯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等有损害作用。磷化氢对肺脏、心血管有很强的毒性作用,能引起肺水肿、休克、心律不齐等。自觉症状为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悸、高血压等。表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肝、肾等实质脏器受到损害;③高温的危害。在秋粮入库时正值高温季节,粮仓内温度高达35一40℃,尤其是突击入库时,仓储职工需在仓内长时间工作,进水少、出汗多,易造成血、尿浓缩、排尿困难,导致肾、胆结石。
谷物粉尘中含有有机物颗粒与无机物颗粒,是一种混合性粉尘。长期超量吸入可引起各种肺部疾患、变态反应、尘肺、外源性变态性肺泡炎和单纯性非特异性呼吸道刺激(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弥漫性间质纤维性改变为主的疾病。它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仓储人员经常接触粉尘、农药、生物因素,而其对人体的皮肤、呼吸系统、心、肝、肾等系统有刺激、致敏、生物学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工人健康,在我国1988年公布实施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尘肺对健康危害极大,关键在-于预防。具体包括改革不合理的生产过程,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切实落实综合防尘措施,减少吸入粉尘的机会,对粉尘作业工人定期体检,做到早期检查、早期诊断,对已确诊为尘肺患者及早调离粉尘作业,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平时可服用排毒洗肺的中药防治,清除肺部污物,控制和减少尘肺的发病率。
粮食仓储职工在仓房空仓清毒,粮食入、出库、通风降温、熏蒸杀虫及粮情检测等业务环节中,经常接触谷物粉尘、昆虫类、微生物和剧毒水虫药品,容易产生皮炎、尘肺和急慢性有机农药中毒等职业病危害,须引起各级粮食部门和劳动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改善环境条件,加强卫生防护,防治职业病危害,以确保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经调查,粮食仓储作业环境中存在有粉尘、农药、生物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而且粉尘、毒物污染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一是要加强仓储环境的劳动条件,如仓库内防粉尘、防毒、防虫技术改造;二是要加强对仓储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教育,加强个人防护;三是开展定期健康监护和环境监测。
3 生产管理应用实例与职业病防治措施
防治职业病危害主要从改善仓储条件和加强仓储职工自身保护两方面着手,结合近年的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体会,重点介绍一下我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3.1 完善防护设施,加强作业现场管理
在仓房内安装排风扇可以及时排除仓内粉尘和毒气,通风降温。具体做法是:每栋仓按照每15 -20万kg的仓容安装1台直径500 -600 mm、额定排风量150 m3/h、功率为0.6 kW的排风扇。风扇应装在高于装粮线0.5 -0.8 m的仓墙或山墙上,分布均匀。使用排风扇排除粉尘、毒物及通风降温的方法如下:当粮食入库或翻动粮堆产生粉尘时,将仓房窗户关闭,若采用机械通风的仓房,还应关闭进风口,打开仓门,启动风扇,向仓外排风,这样可将粉尘及热量排出仓外。经检测,凡装了排风扇的仓房,仓内粉尘浓度可降至2-5 mg/m3,基本上符合国家允许标准。仓房空仓消毒或粮食熏蒸达到规定密闭时间后,就可采用排风扇通风散气1-1.5 h。散气方法与排尘方法一致,不同的是在进风口上安装1块纱窗布,以防止外界害虫感染。经测定,用排风扇通风的仓房要比自然通风的仓房散气彻底,采用自然通风散气的仓房,都有不同浓度的毒气残留,粮食入库时,开动风扇不仅能排除仓内粉尘,而且还能降低仓温。如广东省夏秋气温均在35℃左右,属于高温高湿天气,而仓内温度可达35-40℃。仓储职工在仓内长时间工作,很容易发生中暑、昏倒、排尿困难等情况。经测定,凡装了排风扇的仓房要比未安装排风扇的仓房温度低2-3℃。采用排风扇通风以来,未发现仓储职工在秋粮入库中发生中暑或昏倒的现象。由于新沙港是港口粮库,中转业务较多,转载房区域粉尘较大,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粉尘危害,粮库安装了一套真空清扫装置用于清理粉尘,实践表明效果良好。
在新沙港粮库粮食辐照处理项目初步设计中,按调运粮食含杂量宏观统计,作业场所产生的粉尘总量将不超过1%,辐照处理的粉尘量约为0.288-0.384 r/d。根据类比调查,粮食仓储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范围为40259.5 mg/m3,均值为140.9 mg/m3 0生产工艺采取粮食密封输送,可减少粉尘外扬。在缓冲仓、提升塔共设4组除尘系统及6台单级除尘器,在输送线落差点设置吸风口,对作业线上粉尘及时进行处理。辐照工艺设有除尘风网。辐照装置的除尘系统设计为独立系统,并处于负压下运转,可有效防止粮食辐照时及辐照后粉尘外溢。通风除尘配置有离心式通风机(电机功率7.5 kW)和脉冲式除尘器。
另外,我库安排人员定期清除粮食作业车间内的粉尘,以防粉尘过量地积聚。在过往生产和管理中,所遇爆炸危险性最高的作业包括:筒仓内进行动火作业、斗提机维修作业和除尘器维修等。粮食仓库动火时,应采取切实可靠的防范措施,事先应得到粮库安全管理部门的批准,申办“动火证”,明确作业工程负责人、动火作业人和安全监护人等,同时协调在动火期间相关区域停止与动火无关作业。对具体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生产安全教育和施工方案交底。粮食仓储区内禁止吸烟,禁止一切明火。加工设备的机械部分应减少过度地摩擦,定期检修,及时加油,以防发热。车间内的电器设备不应过度发热,不应产生火花;电器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以导除静电。筒仓厂房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等。
3.2 加强防护,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粮食仓储人员在业务环节中受到含有大量谷壳、毛、刺、糠及混有泥砂、金属、昆虫及细菌、农药等类的谷物粉尘的严重危害,致使仓储人员的呼吸系统疾病、可疑尘肺、一期尘肺发病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原因是粮食入库、出库、扒谷、通风过程中由于防尘措施不力,仓储人员不带或少带防尘口罩,使粉尘大量吸入体内而引起各种病理改变、粉尘浓度高是由于稻谷干燥,混有大量泥砂等,库内温度高,且倒谷从上往下落差大,粉尘在空中不易沉降而造成作业环境粉尘浓度高,作业人员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有关资料表明,中毒病例的发生与仓储人员进入库内的时间、防毒面具佩戴是否完好、个人防护、接触剂量有密切的关系,职业中毒与安全操作
更多粮食机械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