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稻谷干燥保鲜干燥就仓干燥低温储藏干燥
新收割的稻谷,一般水分都在20 %~30 % ,为了能较长时间的储藏和运输,必须对其进行干燥。干燥的方法很多,但在我国用得最多的,还是最古老的自然晾晒法。它所需设备简单、节能、经济,但干燥条件难于控制,易发生曝晒或干燥水分过低,因而形成稻谷裂纹粒增多,碾米时碎米率增加,进而影响稻谷质量。刘建伟、徐润琪等通过调研和实验对稻谷的收割期、自然晾晒干燥条件及对稻谷爆腰率的影响做过一些研究报导〔1~4〕。他们调查发现,干燥到水分12.5 %以下的稻谷,其爆腰率可达47 %。他们实验发现,晾晒干燥速度过快,超过1. 2 %水分/h的降水速度,爆腰率大为增加。这些干燥条件,农民很难掌握。加之近年来,农村很多劳力外出务工,稻谷收获季节缺乏劳力,又难寻晾晒场地,因此很多农户愿意收割后就将稻谷卖掉,哪怕价格低点,也不愿自行晾干再卖,这无疑加重了粮库的干燥负担。
另一干燥方法就是烘干机加热干燥法,但在我国主要用于北方高水分玉米的烘干,用在稻谷干燥上较少,因为这些烘干机多属高温快速烘干机,用它烘稻谷不但爆腰率增多,还要严重影响品质和口味。商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7〕、游海洋〔5〕、刘平来〔6〕等对国外,特别是对日本的稻谷烘干机做过些报导。报导说,用于稻谷的烘干机,应是低温慢速烘干机,介质温度不要超过50℃,稻谷温度不要超过35℃,在大通风量作用下,烘出的稻谷才能保证质量。近年来,日本和台湾地区与国内有合资生产这种低温慢速烘干机出售,如“三久”牌烘干机,但这种烘干机产量非常低,不能满足国库烘干粮食的需要,且成本也高。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的一些农场和仓库开始使用“就仓干燥”方法对新收入仓的潮粮在仓内进行干燥,然后就仓储藏,后来把这种干燥方法称作“就仓干燥”。这种干燥方法简单、经济,不必购置价格可观但使用期很短的机械烘干设备,仅利用粮库常用的通风设备和空气加热器即可。而且这种方法还减少了一些输送环节,减少了粮粒的破损和损耗,因而降低了干燥成本。但它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缺点,就是上下粮层干燥不均匀,下层过干燥而上层又干燥不到位。高影等〔8〕用就仓干燥方法对我国南方稻谷进行过干燥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但仍然存在上下粮层干燥不均匀的问题。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在现有粮食干燥的方法中,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实用、易于推广,并能保持稻谷原有品质的干燥方法,与稻谷保鲜储藏方法相结合,能常年为市场提供新鲜可口的大米。
1 材料与方法
1. 1试验稻谷
2003年新收获“D优—68”优质籼稻,产地四川省广汉市,粒型长宽比≥2. 8 ,水分为16. 0 %~18. 6 %(按水分分段存放)。
1. 2主要机械设备
烘干机:上海生产的NEWPRO—120型良质米干燥机。通风机:四川生产的离心风机4 - 72 -12No 60型,功率5. 5 kW。就仓干燥用加热器:成都生产的SRD—12型加热器,最大功率12 kW。谷物冷却机: GLA85型,北京生产。粮温巡测系统:数字式测温仪TC6600 ,四川生产。LDQ—1400W型多功能扦样器及LDS—ID型电脑粮食测水仪等。
1. 3试验地点及试验仓
试验在川粮米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广汉米厂的大仓内进行。就仓干燥采用包装打围,中间散装的方式进行。打围仓长12 m ,宽4. 5 m ,堆高2. 5 m。在进粮前安装好地上笼风道:一机三风道,风道间中心距1. 5 m ,边风道中心距围墙边0. 75m。共做3个打围仓,其中一个用于通热风就仓干燥(空气经过加热器具) ,一个用于通自然风就仓干燥,另一个用于通冷风就仓低温储藏干燥(空气经谷物冷却机)。为了保冷,在冷风就仓低温储藏干燥仓围墙内侧加一层10cm厚的聚氯乙烯硬泡沫塑料板,装粮之后,在粮面上加盖一层上述泡沫板,在泡沫板上再压盖一层装有稻壳的麻袋。装粮时,在打围墙内侧与潮粮之间隔一塑料薄膜,以免围墙内稻谷受潮。
更多粮食烘干机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