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龙祥是里下河地区出了名的种田能人,种植规模最高峰时达800亩,2005年捧回了“全国种粮大户”烫金证书。说起种田心得,他一个劲地夸一个又一个新添的“家庭成员”——插秧机、收割机、粮食烘干机,“有了这些能干的家伙,种上千把亩田,根本不算啥难事!”
大量购进农机器具,老谭的胆子是一天天练出来的。起先种百十亩的时候,一到播种季节,就忙不迭地四处找帮手。“年轻力壮的,都跑到附近企业上班了。”老谭说,后来咬咬牙,干脆花了十几万元钱购置了6部插秧机。随着规模的扩大,老谭发觉收割又缺人手了,又把几年积攒下来的钱拿出来,购置了4台收割机。
“人们都说种田挣不到钱,我坚决反对。”谭龙祥说自己有三条成功经验,一是规模化,二是机械化,三是种科技田。老谭说,一旦规模上去了,机械化是必走之路。
谭龙祥掐指算了笔账:“这台烘干机总价13.9万元,国家一次性补贴了4.2万元,我花了9万多元,再加上房屋、电力增容等配套设施,总共投入近20万元。”800亩水稻虽然收获才过半,老谭却不慌不忙:“前几天连续阴雨,烘干机派上大用场,收割机把稻子收下来直接运到烘干房,没有太阳晒,粮食照样可以干。”
樊川镇农机站站长沈和说:“个人投资购买烘干机,谭龙祥在全市恐怕是第一例。以前,种田大户农忙要雇五六十人帮忙晒粮,晒谷场就要占到10多亩。用上烘干机,不仅避免粮食遭天灾,还大大节约了晒场和人工。”
“国家出台了那么多扶持种粮的好政策,又有农机大显神威,现在正是种田的大好时机。”谭龙祥一脸陶醉,“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种田行列,把凡是能种粮食的地儿都用起来,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大贡献。”
更多粮食烘干机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