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干燥机械的发展道路
来源:环球粮机网发布时间:2015-08-12 10:57:02
天津市农业机械学会近日完成的一项调研课题表明,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与粮食烘干相关的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与设备生产面临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年产粮食约5亿吨。据统计,粮食在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过程中每年损失高达15%,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气候潮湿、湿谷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的高达5%。若按年产5亿吨粮食计算,相当于损失2500万吨粮食,这一数字是惊人的。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是降低粮食损失的重要方法之一。
1996年起,日本的种子干燥机和通用型干燥机等进入大陆市尝并带动了南方水稻产区干燥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尽管这些干燥机价格偏高,但它们具有使用性能良好、可靠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售后服务周到等特点,受到农户的欢迎,市场前景看好。目前,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这类干燥机保有量已达1000台左右。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粮食烘干机械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原因,一是入世后各地十分重视农业现代化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一些地方的烘干机械生产也得到了财政补贴;二是当前联合收割机正快速推广,跨区作业模式迅速展开,使大量谷物需要及时、快速干燥,相当数量的种粮大户对烘干机有需求;三是农民对粮食烘干机的认识普遍提高。不过,粮食烘干机生产一次性投资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目前粮食品质上的差价也不明显,粮食种植经营规模仍偏小,大范围推广和使用粮食烘干技术和设备目前仍存在一定难度。
专家认为,目前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明确重点。首先可选择5种重点区域,作为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的首要实施对象,即重点商品粮产品;良种繁殖加工推广中心;粮食收获季节多寸、低温难以自然干燥地区;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公路作晒场久禁不止的地区。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第三,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用机型,严格烘干机产品鉴定,确保烘干机产品质量。他们认为,目前可重点发展小型烘干机械,开发适合国情的中、小型粮食烘干机和多种热源的机型。此外,农机推广部门和从事烘干机工作的专家可联手建立粮食烘干机械化专业技术服务组织,从用户利益着想,为单位和个人提供服务。
更多粮食烘干机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http://www.worldl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