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缺少晒粮场地,对小型种植户来说,没有晒粮场地影响并不大,他们可以在自家的庭院里或者晒棚上晒粮,但对成规模的种粮户来说,没有晒粮场地的影响就大了,他们收获的粮食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大的晒场,根本无法保证新收的粮食得到及时干燥,即使有足够大的晒场,一旦遇上连续的阴雨天气和梅雨季节,也会给他们的粮食干燥工作带来影响。种粮大户要想确保新收的粮食得到及时的干燥,最好采用粮食烘干机进行干燥,用这种机器干燥粮食,可有效抵御阴雨灾害天气、保证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的品质和经济价值。最近几年,我国粮食烘干机的保有量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增幅,但是整体的普及应用率还是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与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大国的地位形象完全不符,为了确保粮食丰产丰收、稳定粮食总量、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尽快想办法提高粮食烘干机在国内的普及应用率,要想在最短的时间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1.突出重点,实行政策倾斜各地要依据粮食生产布局和粮食收储实际,重点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优先保证粮食生产功能区烘干机械化发展需要,并要指导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包括种粮大户)合理购置,科学选择节能高效的粮食烘干设备。
2.用电、用地,给予优惠扶持。粮食烘干机用电按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从低执行。石油供应部门按照农机部门提供的粮食烘干机械用油需要,保证油料的配送供应。国土资源部门对安装粮食烘干机械设备等用地要给予积极支持。安装粮食烘干机械设备和库房用地一般在当地集体建设用地中统筹解决。确有困难的,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安排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解决。
3.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在粮食烘干机购置或烘干中心建设审批时,根据当地粮食产业发展状况、购置条件、建设资金等,严把审批关,统筹安排,协调发展,避免重复投资。
4.加强技术改进。为降低粮食烘干机械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改进工作,通过发展技术先进的粮食烘干机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省场地。
5.增设烘干作业补贴,补贴额度结合单位粮食烘干成本确定,解决粮食烘干经营主体的后顾之忧,并建立、完善农机金融支持机制,鼓励经营主体购买先进、适用的粮食烘干机械。
6.制定粮食烘干机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国内自主龙头企业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产业企业规模发展与内涵增长;大力培育以粮食储备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及未来的家庭农场等粮食烘干经营主体,鼓励和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
7.加大对朗科粮食烘干机械及其配套设施的购置补贴力度,将粮食烘干机配套设备设施也列入补贴范围。
我国粮食烘干机的普及应用率目前仅有10%,离全面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想实现粮食烘干机在国内的全面普及,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政府应加大对粮食烘干机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粮食烘干机的扶持力度。粮食烘干机生产厂家则要着力研发、提升制造水平,尽快生产出能满足农民需要的机械设备。只有政府、企业和农民形成合力,才能把我国粮食烘干机的普及应用率推上更高水平。
更多相关信息,还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环球粮机网 http://www.worldlj.com/